弁韓、馬韓、辰韓位於朝鮮半島南端,合稱三韓。其中弁韓在中間,辰韓在東邊,馬韓在西邊,就象是朝鮮半島上的三塊補丁。與穢貊人不同的是,他們都是由一些部落組成的鬆散部落聯盟,其中弁韓有十二個部落,辰韓有十二個部落,而馬韓有五十四個部落,各部落有大有小,國王都是他們推舉的。
“嗬嗬……如此一來正好。”孫觀笑了笑,對大家說道:“大統領大人命令我們從北往南打,征服每一個部落。我正擔心一個部落一個部落去打是多麼的麻煩,如果他們的弁王集合起來,讓我們一起消滅,豈不是更好!”
“確實是好事!”吳敦點了點頭,鄭重地說道:“我們大軍就在李京的城堡裏修整兩天,如果他們的弁王果真調集軍隊,我們就集中消滅。如果他不調集軍隊,我們再去一個部落一個部落地征服。”
……
真正地說來,弁韓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打過仗了,這主要是由他們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弁韓、馬韓、辰韓地處半島,三麵環海,此時的倭奴還十分的落後,沒有海上來的敵人。而北麵與大漢的樂浪郡相鄰,幫助他們擋住了高句麗人的南下,隻要他們不招惹大漢朝廷,就沒有人會攻打他們。
此時的三韓,還處在部落製階段,不管是馬韓、弁韓,還是辰韓,還不能稱其為國家。他們的經濟除了農業、漁業,唯一的亮點就是冶鐵,他們從中原學到了一流的冶鐵技術,打造的獵刀還曾經返銷到中原地區。
真正地說來,馬韓人才是本地的原住民,而弁韓人、辰韓人是從中原來的蚩尤的後裔,弁韓人、辰韓人語言、文化基本相同,與中原語言、文化相近,而與馬韓人有很多的差別。
當李京跑到弁韓人的王城,向弁王控訴了漢軍的暴行,請求弁王調集軍隊的時候,還真是把弁王嚇了一大跳。大漢朝廷向來溫文爾雅,從不主動進攻別人,怎麼會無緣無故地進攻弁韓呢?
“李京首領,你真的沒有招惹漢軍嗎?”聽完李京的訴說,弁王還是有些不信,鄭重地又問了一遍。
實事求是的說,作為弁王,他並不想招惹漢軍。這種半島之地可比不上茫茫草原,打不贏還可以跑。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縱深,根本沒有回旋的餘地,一旦與漢軍交戰,如果不能戰勝,等待他們的,就隻有滅亡。就是戰勝了漢軍,恐怕也會結下仇怨,漢軍有了機會,還會來消滅他們的。
“弁王殿下,我真的沒有招惹他們。”李京生怕弁王不去攻打漢軍,信誓旦旦地說道。他現在一心想著奪回他的城堡,根本沒有考慮與漢軍交戰的後果。
“你們說說,我們該怎麼辦?”弁王見李京如此肯定,便向他的文武大臣們問道。不管怎麼說,他也是部落聯盟的弁王,如果不去救援李京,會讓其他部落首領冷心的。
“弁王殿下,我聽聞漢軍正在樂浪郡平叛,這些攻打李京部落的漢軍肯定就是那些平叛的漢軍。”弁韓的國相李賓走上前來,鄭重地說道:“我們應該先禮後兵,派人前去問問他們,最好能夠和談解決。實在不行,再調集兵力也不遲。”
“來不及了啊,弁王殿下。那些漢軍如虎似狼,等你們派人前去,說不定他們又要攻打幾個部落了。”李京一聽國相李賓的話,急忙叫了起來。他最看不慣這些婆婆媽媽地文官,等你們談判回來,他的部落恐怕已經被漢軍搶光了。
“弁韓殿下,李京首領說得對,不管漢軍為什麼要進攻我們,我們都應該立即調集軍隊,把漢軍趕出去。”說話的正是弁韓的大統領李魯,他不滿地瞪了國相李賓一眼,氣呼呼地說道。
弁王皺起了眉頭,想了一會,對大家說道:“這樣吧。立即命令各部落按照十丁抽一的辦法,集結軍隊前往王城,同時,國相李賓立即帶人前去李京城堡,當麵問問漢軍是何意圖。”
“遵命!”
不管是主戰的大統領李魯,首領李京,還是主和的國相李賓,都能夠接受弁王的這個決定。然而,弁王並沒有輕鬆的感覺,他隱隱約約地感到,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連綿的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像一幅沒有盡頭的畫卷。細細的雨絲如煙如霧,無聲地飄灑在那停泊在海冥港的數百艘戰艦上,淋濕了甲板,淋濕了旌旗,淋濕了將士的盔甲。
為了適應海上的大風大浪,楊林幹脆將指揮部搬到了戰艦上。幾個月下來,他已經成了一名真正的水兵。而他手下的將領、軍師們也和他一樣,都已經習慣於這種波濤洶湧的海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