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深水良港(1 / 2)

“開始起網!”楊林揮了揮手,士兵們開始轉動絞盤,隨著絞盤的轉動,那張大網就緩緩的向著出網口移動了。由於漁網在水中並非平鋪,而是立在水中的——頂冰拖底,於是,漁網包圍的地方的魚群便會被一網打盡

“哇……好多的魚啊!”終於看到魚了,士兵們不由得歡呼起來。由於冰湖下麵的水溫比外界氣溫高,從水中拉出的漁網冒著騰騰水氣。一條條大魚在冰麵上活蹦亂跳,跟著士兵們一起翩翩起舞。

此時的海參崴還隻是個小小的漁港,港口停泊著不少的漁船。由於已是冬天,並沒有漁民下海捕魚,一陣陣海風吹過,大大小小的漁船隨著海浪上下起伏著,跳著歡快的舞蹈。

海參崴是個半島,位於綏芬河口海灣東岸,東北半島的金角灣北坡,三麵環海,被綏芬灣、金角灣和烏蘇裏灣環抱,位置可謂得天獨厚,非常適合於作為軍港。而金角灣是北海沿岸最好的深水良港,東北半島為她擋住了肆虐的北風,使得海參崴成為北海沿岸唯一不凍的海港。

“將軍大人,這裏真是個天然的軍港啊!”張半仙環顧四周,神情顯得無比的激動,感慨地說道:“海灣深入大山之間,三麵群山環抱,灣中可藏百萬水軍,此乃天賜良港也。”

張半仙說得一點也沒有錯,在海灣中間突出的海參崴半島將整個海灣一分為二,兩個海灣深深地嵌入內陸,波濤洶湧的海浪在這裏被半島阻隔,立即變得溫順多了,海灣裏的戰艦猶如搖籃般起伏。

“確實如此!”具有現代意識的楊林,當然比張半仙更了解海參崴的重要意義。他回過頭來,臉色變得異常凝重:“張靈先生,記住我說得話,不管任何時候,不管遇到多麼強大的敵人,我們都要把海參崴緊緊地抓在手裏,永不放棄!”

更為重要的是張半仙不能理解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每個半島的頂端安裝上炮台,任何靠近海灣的戰艦都在炮台的射程之內。既便是戰艦打不過別人,躲進海灣也是萬無一失。

海參崴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縱然不能占領倭奴島,隻要在海參崴保留強大的艦隊,就能有效地遏止倭奴的崛起,也不會導致後世倭奴給大漢民族帶來的沉重災難。

“我記住了,將軍大人!”張半仙還從來沒有看到楊林這麼嚴肅地跟他們說話,連忙點了點頭,鄭重地說道:“不管任何時候,不管遇到多麼強大的敵人,我們都要把海參崴緊緊地抓在手裏,永不放棄!”

現在生活在海參崴的沮沃人,是隨著高句麗人的步步地逼,退到海參崴來的。很多的沮沃人被征服變成了高句麗人,剩下的沮沃人又發生內亂,結果分成了南沮沃、北沮沃兩部分。占據海參崴的,正是南沮沃人部落首領李堅。

在征服薩斡人後,由於楊林的盛情邀請,北沮沃的部落首領、商人李春跟隨著楊林的艦隊一起來到了海參崴。一路之上,李春向楊林詳細地介紹了沮沃人的情況,並承諾幫助北沮沃人歸順漢軍。作為回報,楊林將允許他擴大船隊,在北海沿岸港口做生意。

這到不是李春投敵叛國,他本身就是漢人,而且他真心為沮沃人著想。一是在這個時代,除了大漢民族,其他部族並沒有民族情結,還隻能稱其為部族。二是沮沃部族曾經是玄菟郡的一部分,讓他們歸順漢軍,按後世的說法叫著回歸。三是大漢朝廷作為當時的超級強國和世界文化的中心,也是這些蠻夷部族心係神往的地方,渴望著成為大漢的臣民。

據李春介紹,整個沮沃人大約有五十多萬人口,其中已經有二十多萬被高句麗征服,成了高句麗人。剩下的二十多萬沮沃人分屬於十二個部落,其中有五個部落組成了南沮沃,有七個部落組成了北沮沃。沮沃人漢化程度比較深,基本上以農業、畜牧為主,部落首領、商人都有漢名,會說漢話,認識漢字。

漢武帝時期,高句麗人、扶餘人、沮沃人、東濊人、挹婁人、靺鞨人都是大漢朝廷的一部分,屬於玄菟郡管轄,每年都要向大漢朝廷進貢。隨著中原內亂,大漢朝廷逐漸衰弱,高句麗人卻變得強大起來,他們不斷地侵占樂浪郡、遼東郡、玄菟郡,致使這些部族不斷地向北遷徙,離漢室越來越遠。

此時占據海參崴的李堅部落隻有二萬多沮沃人,他在離港口不遠的山上修有一座城堡,這就是古老的海參崴城。平常有一千多個部落士兵駐守在城堡裏,每天都會派一百多個士兵來到港口,找過往的商船、漁船征收商稅、漁稅。

“將軍大人,這個李堅刻薄的很,商稅收得很重。我們以前來海參崴,每次都要給李堅交不少的商稅。”楊興走到楊林的身邊,憤憤地說道:“就是對沮沃人,他也毫不手軟,農民們收的糧食,漁民們打的魚,幾乎有一半都要被他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