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焉提出的州牧製,各地州牧就不僅僅隻是監察而已,而是直接成為了各郡太守的上級,實際成了一州的軍政長官,對上直接對皇上負責,成了名符其實的土皇帝。實行州牧製的直接後果就是諸候並起,漢室宗親劉焉為一已私利提出的州牧製就這樣加速了大漢王朝的覆滅。
“皇上,如果實行州牧製,各州權力過大,恐怕不利於朝廷詔令通達。成帝也曾改刺史置州牧,官高位重,卻無大用,哀帝又將州牧複改為刺史。”
新任的太尉曹嵩再次提出了反對的意見,認為象這樣改來改去並沒有多大作用。不過他並沒有看到此時與成帝時已經大不相同,那時的大漢尚還穩定,而此時的大漢已經搖搖欲墜,如果實行州牧製,無疑會成為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皇上,不妨先在一些動亂的州改為州牧,派資深漢室宗親任州牧,觀其效後,再做定奪。”
劉焉當然不死心他的建議被大臣們否決,連忙提出了先在部份州試行的方案。這個劉焉,倒也有幾份超前意識。他的這個建議立即得到了劉宏的讚賞,既然是試行,那就從發生動亂的州開始。
劉宏點了點頭,鄭重地說道:“朕意已決。傳旨:命宗寶劉焉為益州牧,命丁原為並州刺史,焦和為青州刺史,龔林為平原郡守、龔易為東萊郡守。準予張燕乞降,命其為平難中郎將。至於幽州嘛,命楊林三個月內平定穢貊,然後回師右北平、遼西,半年之內必需平定張舉、張純叛亂。劉備、公孫瓚平叛有功,命劉備為遼西郡守,公孫瓚為右北平郡守,準予招募鄉勇,平定叛亂。”
積雪漸漸地化了,冬天已經緩緩的消失,和煦的春風吹走了最後一絲的寒意,尉那岩城四周的樹木露出了一個個的芽苞,連樹林裏的野鳥也跳起了歡快地舞蹈,唱起了春天的歌謠。
春天的陽光溫暖地照著尉那岩王城的南門城牆,那牆麵上大塊大塊的血跡,在陽光下泛著暗淡地紅光,一片片血跡沿著牆璧往下流淌。在這溫潤、燦爛的春日裏,濃鬱的血腥味在田野裏無盡地蔓延。
停止進攻的鑼聲響了,攻城的東漢步卒大隊的士兵們象是得到了赦免的命令,一陣風似的退了下來。留下了一百多具屍體,踏著地上的血跡,架著而那些身受重傷的東江步卒大隊的傷兵,迅速跑回自己的大陣。
離南城門不遠的地方,楊林緊鎖著眉頭,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英俊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然而,他的心中卻非常著急,雙手情不自禁地握緊了腰間的長刀,恨不得立即抽出刀來,親自殺到城牆上去。
在西山峽穀消滅了三王子、五王子的騎兵之後,楊林就命令關羽、張飛、潘鳳、俞涉他們返回原地,去消滅位於西峽、白山的高句麗步卒大軍。然後帶著全部人馬,開始進攻高句麗的王城。
看到了兩個高句麗王子的頭顱,高句麗大王高夷謨更加瘋狂,根本不理睬漢軍的威協,反而天天上城牆來鼓舞高句麗守軍的士氣,甚至放出了與尉那岩王城共存亡的誓言。
楊林本來以為利用兩個王子的人頭來打擊一下高句麗士兵的士氣,沒想到反而更加激怒了高句麗大王,也激起了高句麗士兵的憤慨,不由得暗自苦笑,這一回自己是失策了。
一怒之下,楊林命令高安的東江步卒大隊加快進攻尉那岩王城,白天、黑夜不停地進攻。而命令韓猛的津江步卒大隊隻是包圍國內城,停止了對國內城的進攻。他想得是,隻要攻下了尉那岩城,國內城將不戰自降。
本來。楊林準備用霹靂炸彈將尉那岩城炸上天去了事,可是高安向他報告說已經派人進城去做內應,他不得不放棄爆炸的想法。畢竟,這麼堅固的城牆,要想爆炸就得挖開很大的牆洞,傷亡肯定不小。
就這樣,高安的東江步卒大隊每天猛攻尉那岩王城的南門,先是用如雨一般的箭矢大量射殺城牆上的高句麗守軍,隻到射得城牆上的高句麗士兵抬不起頭來,然後在命令士兵們發起衝鋒,爭奪城牆。
可是十幾天過去了,除了每天留下一些屍體,幾乎沒有任何進展。由於高安隻是佯攻,每天僅僅象征性地衝鋒幾次,隊伍的傷亡並不大,很多人都是在互相對射中被箭矢射殺的。
雖然楊林很著急,可是高安向他保證,他派進去的人一定會成功的,所以他隻好等著。但是他也給了高安的期限,眼看春耕就要開始了,要是在一個月內拿不下尉那岩城,那就要強行攻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