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林進入尉那岩城的時候,城內的戰鬥差不多已經結束了,隻有少部分地區還有零星戰鬥。高句麗百姓則緊閉著大門,街上幾乎沒有什麼行人,隻是在門窗的背後,一雙雙驚恐的眼睛默默地注視這一切。
高句麗王宮還在燃燒,衝天的火焰燒紅了天上的雲彩。楊林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心中暗暗地怪罪這個國相大人李寬。就是要製造混亂,哪裏不好放火,偏偏要燒了王宮?
“報……將軍大人,大軍進城時,高句麗大王和二王子已經被亂兵殺死,不知是誰所殺。高句麗王宮全部燒毀,王室成員全部葬身火海。”就在這時,率先進城的卜已帶著幾個人走了過來,連忙向楊林報告。
楊林點了點頭,心裏立即就明白了。怪不得李寬要燒了王宮,他這是在斬草除根,免得以後王室成員來報複他們李家。就是高句麗大王和二王子的被殺,恐怕也是這個國相大人一手策劃的。
卜已走了過來,興致勃勃地向楊林介紹:“將軍大人,這是國相大人李寬,就是他帶人燒了高句麗王宮,這是國相大人的大公子李那,就是他帶人打開了城門。這是國相大人的小公子李原,就是他攻打了王宮,這是這是東江大隊的將領李平,就是他進城來作內應的。”
“叩見將軍大人。”幾個人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地向楊林行禮。國相大人李寬抬起頭來,鄭重地說道:“李寬及其家族誓死追隨將軍大人,為將軍大人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都起來吧。”楊林連忙跳下馬來,伸手拉起了李寬,等他們都站了起來,才鄭重地說道:“李氏一家深明大義,為朝廷官軍攻占尉那岩城立下了大功,本將軍定當重賞。”
看著李寬,心裏卻有些別扭。為了自己家族的安全,竟然滅了高句麗大王的全族,心也太黑了點,以後可得防著些。他轉過頭,看了看李那,隻見這個年青的將領頗有幾份英武,他大聲喊道:“李那聽令!”
“末將在!”李那嚇了一跳,習慣性地挺直身板,大聲應道。臉上卻不由得露出了喜色,自己家族的這一步算是走對了,跟著大漢朝廷官軍,也許比跟著個高句麗大王要強多了。
“本將軍命你為西山兵馬大隊統領,立即去召集所有的西山士兵,配合朝廷官軍拿下國內城!”楊林早就計劃好了,準備再送一份大功給他們李氏家族,反正自己現在也需要人來管理這個地方。
“遵命!”果然,李那眼睛一亮,高聲答應一聲,轉身就帶著自己的親兵走了。李那手下的那些高句麗士兵立即明白了,雖然高句麗王室結束了,可是李氏家族依然是高句麗的大族,也連忙跟著李那跑去。
對於楊林的命令,就連老成持重的李寬也為之一喜。尉那岩城都已經拿下了,作為王城護衛的國內城還會抵抗嗎?就算是主將不投降,士兵們恐怕也沒有了士氣,輕易就可以攻下,李那又將立下大功!
“李寬先生,根據朝廷的命令,西山省將改為西山郡,本將軍想請你為西山郡監察禦史,幫助漢軍立即恢複西山郡的春耕生產,不知李寬先生肯屈就否?”為了把李氏家族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楊林繼續給他們些甜頭。
從楊林的話裏,李寬立即就明白了,朝廷將不會再允許什麼高句麗的存在,而是要把高句麗分而治之了。李寬也知道,監察禦史是個可大可小、可有可無的官職,要想有所作為,完全靠自己了,他連忙上前說道:“願為將軍大人效勞!”
……
“將軍大人,這是剛剛送來的情報。”張半仙突然闖進了楊林的帳篷,神色有些凝重,他把一塊綿帛遞給了楊林,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悠悠地說道:“將軍大人,你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
綿帛的內容有些長,楊林的眼睛匆匆地掃過,卻敏感地抓住了幾個要點:一是朝廷開始實行州牧製,二是朝廷命令自己年底前平定張舉、張純叛亂,三是劉備、公孫瓚分別被任命為遼西郡、右北平郡的太守,四是龔林、龔易分別被任命為平原郡、東萊郡太守。
“唉……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楊林長歎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曆史的車輪並沒有因為楊林的折騰而改變軌跡,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楊林的心裏不由得有些隱隱的擔憂,難道曆史真的不可逆轉?
“將軍大人,現在國內城已經投降,關羽、張飛、潘鳳、俞涉又迫降了西峽、白山的高句麗大軍,我們是不是該班師回廣陽,平定張舉、張純叛亂了?”張半仙想了想,抬起頭來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