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險惡皇宮(1 / 2)

楊林將綿帛疊放在一起,裝進自己的口袋,就象是任何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繼續觀看各個大隊挑選士兵。一萬六千多烏桓士兵擁擠在一起,將平均分配到每一個小隊。各個小隊的指揮長就象是挑選牲口一樣,仔細地挑選自己中意的士兵。

可是楊林的心裏卻是難以平靜,思緒早已經飛到了大營之外。雖然他早就有這個思想準備,可是事到臨頭他仍然感到深深的悲哀。他甚至有些理解並開始同情董卓了,幾千年來人人痛罵董卓,可有誰設身處地的為董卓想一想?

那些將領們還在繼續挑選士兵,可是楊林實在是沒有心情看下去了。他站起身來,騎上馬,朝著大營外麵跑去。柔和的陽光下,楊林縱馬在草原上飛奔,暫時忘卻這塵世的煩惱。

經過幾天的春雨,荒野裏的小草生長的非常迅速,遍地的野花散發著芳香。戰馬從草地裏飛過,一群群蝴蝶迎風而舞。有幾隻小鳥從草地裏衝天而起,盤旋在半空唱著歡歌。

終於,楊林在一個高土坡上停了下來,親兵們遠遠地跟著,隻有張半仙跑了過來。他看了看楊林,眼睛裏充滿了怨恨:“將軍大人,自古以來功高震主,你也不必過於憂心。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張半仙回過頭來,看著茫茫原野,幽幽地說道:“漢靈帝薄情寡恩、昏庸無德,禍亂天下久矣。而今既以身死,將軍大人大可不必奉旨而行。不然,則將軍大人危矣!眾將士、眾軍師危矣!將軍大人就是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這些跟隨你多年的兄弟們想一想,你可不能把兄弟推進火坑!”

“我該怎麼做?”楊林望著遠方,淡淡地說道。

“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將軍大人參祥。”張半仙稍微停了停,鄭重地說道:“將軍大人手握數十萬精銳騎兵,大手一揮即可橫掃天下,改朝換代,此乃上策。如今張純剛剛平定,大批叛軍俘虜需要安置,將軍大人親自帶兵進入大漠,讓傳旨的太監就在幽州等著吧,此乃中策。遵從靈帝遺命,交出兵權,罷所有將士、天下百姓於不顧,博取個忠義的虛名,最後死於非命,此乃下策。”

楊林笑了笑,淡淡地說道:“揮師南下,橫掃寰宇,看似痛快,實為下策。大漢曆時四百年,今雖式微,然天下人心依然向漢。武力雖然可以征服天下,但是反抗也是劇烈的。漢人不是蠻夷,光靠殺戮是不能征服的,而且我也不想對同胞大開殺戒。秦國強悍,依靠暴力征服了六國,卻激起了百姓的反抗,統一之後才十幾年就被推翻了。”

“至於遵從遺命、博取虛名,那更不是我的風格。”楊林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難道這僅僅隻是靈帝個人的過錯嗎?這是以天地為私物、以萬民為私有、摧殘人性極不人道的皇帝製度所致。皇帝製度就是萬惡之源,作為專製代表的皇帝,從本質上說就是獨夫、民賊。盜賊殺人越貨,總還有一點負罪感,覺得自己是在犯罪。而皇帝打天下,視奴役、屠殺老百姓為理所當然,泰然自若。年深日久,做皇帝的越來越驕橫,任意妄為,無拘無束。老百姓長期受壓,逆來順受,養成一種奴性,謹小慎微,畏首畏尾。如此反複,惡性循環,成了大漢百姓愚昧、貧窮、落後的總根源。”

來自後世的楊林從內心的深處並沒有把劉宏的皇權放在眼裏,何況現在劉宏死了,而且天下即將大亂,他絕對不會交出手中的兵權,而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然而,他也不想背負叛逆的罪名,他可不想自己受到後人的詬病。

“至於你說的中策,倒是可以考慮。”楊林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不過,僅僅回避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主動出擊。馬上命令辛評、辛毗、費鴻、梁鳴到洛陽去一趟,讓他們一是到洛陽報捷,二是找張讓、何進活動活動。”

“將軍大人,還是我親自去一趟吧。”張半仙笑了笑,自告奮勇地說道:“除了報捷和活動,將軍大人還應該恭賀新君登基。我也正好借這個機會,見識見識朝廷的大臣們,再來決定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楊林想了想,點了點頭說道:“你去一趟也好,把他們幾個都帶上,另外帶上一個小隊的騎兵。不過你不能在洛陽待的時間太長,如果我的判斷不錯,洛陽很可能有大的動亂。”

“哦……洛陽會有大的動亂?”張半仙回過頭來,驚訝地問道。

“是的。新帝年幼,不能親政,宦官、外戚為爭奪權勢肯定會大動幹戈。”楊林點了點頭,肯定地說道:“你們去後,不管能不能成功,都要早點回來,同時把洛陽的聯絡點也撤回來,免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