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互利互惠(1 / 2)

“大總管,你們還是換身衣服吧,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現在天下人都恨太監,楊林可不想給自己招來麻煩。等張讓等六人換上了士兵的服裝,他揮了揮手,果斷地命令道。“傳我的命令,全體騎兵搜索前進。出發!”

……

董卓帶著自己的親兵也趕到了邙山,可是尋了好長時間,也沒有找到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卻找到了不少的朝廷大臣們。這些大臣們也是聽到了消息,跑出來勤王救駕的。

天亮以後,出城尋找皇上的大臣們越來越多。董卓的親兵和朝廷大臣們來到了一個叫著北芒阪的一方。突然看到了萬份狼狽的少帝劉協一行人,正沿著山路向南趕來。

自倉惶出逃,流離失所,少帝劉辯便精神崩潰。張讓被閔貢追殺,少帝劉辯恐懼不敢發話,一直提心吊膽著隨著閔貢前行。行至北邙阪,少帝劉辯仰頭又見董卓大軍。這些西涼精銳,個個精悍,殺氣逼人,少帝劉辯不認得董卓,以為這些士卒又要殺他,頓時嚇的大哭起來。

大臣們連忙上前拜見皇上,這才令劉辯稍安。可是董卓打馬上前,看到驚恐的皇上,心中頓生輕視之心。他竟然連馬也沒有下,隻是在馬上抱了抱拳,大聲說道:“請恕臣有盔甲在身,不能行大禮。”

袁隗本來就不願意董卓帶兵前來,見到董卓如此無禮,心中立即火起。他連忙上前,強壓怒火,冷冷地說道:“天子年幼,受此磨難已是不安,你還是速速帶兵離開,切莫要再驚嚇天子。”

董卓好不容易得到了天子,怎麼會輕易放棄?這些大臣們都沒有帶兵,隻有他手中有兵,豈會令袁隗如願,當場反駁道:“你們這些人身為朝廷大臣,不能輔佐皇上,卻令皇宮血流成河,致使皇上在外流亡,此時有何臉麵讓我退兵?我若退兵,若是洛陽再起殺戮,卻該如何?”

袁隗等人無言以對,麵對董卓的騎兵,雖然憤怒卻也無可奈何。而些時朝廷的所有兵馬,都已經被袁紹調到了樂平觀,不是包圍,就是被包圍著,洛陽城中也隻有少數士兵,誰也不敢把董卓怎麼樣。

董卓不再理睬這些朝廷大臣們,走上前來與少帝劉辯說話。可是少帝劉辯驚嚇過度,根本不敢正視董卓。特別是剛才董卓蠻橫地對待朝廷大臣,更是令少帝劉辯恐懼,以至於說起話來語無倫次,讓董卓越發地輕視起來。

也許是年紀太小,劉協倒是一點也不害怕,顯得非常從容。於是董卓又與陳留王劉協交談問起事變經過,劉協一一回答,從始至終,毫無遺漏。董卓十分高興,覺得劉協賢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後養大的,他認為自己與董太後同族,於是心裏有了廢黜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的念頭。

董卓曉得那些洛陽的大臣們多依附袁隗,也不再多言,隻是揮手召喚來無數兵卒,團團圍住天子車駕,護送天子回皇宮。而把那些大臣們趕得遠遠的,連一直護送天子的盧植和閔貢也不例外。

……

楊林率領幽州、並州聯合騎兵趕到洛陽北門的時候,守門的將領告訴他,皇上已經被董卓從西門護送進了皇宮。而且已經下令,沒有皇上聖旨,任何軍隊不許進城。

曆史依然沿著自己的軌跡前進,並沒有因為楊林的加入而改變。一時之間,楊林也有些茫然了。張半仙從昨天就開始尋找,卻沒有找到皇上,最後皇上還是落在董卓的手裏,難道這就是天意?

“既然皇上已經回宮,我們也領兵回營吧。”望著巍峨的洛陽城牆,楊林微微笑了起來。在內心的深處,楊林此刻確實沒有興趣進入洛陽。既然天意讓董卓成為壓垮大漢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自己沒有必要來爭這個罵名。

“驃騎將軍,你可不能就這麼算了,決不能讓皇上落入董卓這個奸賊之手!”張讓一聽楊林宣布回營,連忙跑上前來,急切地說道:“董卓殘忍嗜殺、凶殘不仁,滿懷私欲和野心。一旦皇上落入他的,則皇上危矣,天下危矣。”

“大總管,沒有皇上聖旨,我們也不能進城啊……你總不至於讓我們攻打洛陽吧,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死罪!”楊林可沒有張讓那般的心事,他才不關心皇上的死活,他們世世代代作威作福,也該付出些代價。

董卓帶著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一回到皇宮,立即召集百官齊聚嘉德殿,商議洛陽大亂之後的善後事宜。天子因為受到驚嚇,待在長秋宮休息,朝議由太傅袁隗主持。

袁隗大聲宣讀了這幾天來洛陽發生大亂的始末,宣布了死於這場大亂中的奸閹、以及奸閹的門生子弟和屬於奸閹一係的大臣們的罪狀。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對攻打皇宮和殺死車騎將軍的逆賊們提出了誅滅九族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