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扶羅突遭襲擊,眼見自己的隊伍損失慘重,自己又毫無還手餘地,激怒攻心之下,體力大打折扣。他雙腿猛夾馬腹,拚命往前逃竄。可是趙弘已經發現了於扶羅,呼嘯著衝了上來。
趙弘催馬疾馳,順勢掄圓仆刀,大吼一聲,斜斜的一刀就剁下了於扶羅坐下戰馬的半個屁股。於扶羅的戰馬受痛,慘嘶一聲飛躍而起。於扶羅驚慌之下沒有抓住馬韁,隨即就被重重地甩出了馬背。
於扶羅的身軀在空中飛舞,趙弘的親兵飛馬衝來,順勢一刀剁在他的身上。於扶羅嚎叫一聲,身子重重地摔在地上,立即就被一群飛奔的戰馬踐踏而過,瞬間就被踩成了肉泥。
“相國大人,情況有些不妙,驃騎將軍楊林終於出手了。牛輔將軍剛剛來報,楊林的大軍突然出動,一舉全殲了於扶羅的匈奴騎兵。現在楊林的數萬騎兵屯兵汾水河,隨時有可能一瀉而下。”
李儒匆匆趕到相國府,遞給董卓一封急報。這是他剛剛收到的,一刻也沒敢耽擱。牛輔在急報是把幽州騎兵說得非常恐懼,一日之間滅掉七千匈奴騎兵,這可是他幾個月都沒有辦到的,讓牛輔很有些緊張。
“該死!”
董卓把急報看了一眼,惡狠狠地罵道。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楊林,一旦楊林占據了河東郡,洛陽與長安的聯絡就會受到威協,身在洛陽的西涼士兵要是得知歸路阻隔,恐怕頃刻之間就會崩潰。
“命令李傕,立即帶領五萬人馬增援牛輔,讓他們固守安邑,防止楊林大軍渡過汾水河。告訴他們倆,我給了他們十幾萬大軍,要是還丟了河東郡,就讓他們到黃河裏喂魚去吧。”
“相國大人,增援安邑確實刻不容緩,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且不說十幾萬大軍陳兵河內,極大地分散了我們的兵力,而楊林屯兵汾水河,又全部是騎兵,他可以隨時渡河攻擊西涼大軍。一旦李傕、牛輔有個閃失,我們的後路就會被切斷,西涼大軍危矣。”
雖然西涼大軍並沒有與楊林的幽州騎兵交過手,可是李儒仍然對楊林的騎兵絲毫不敢大意。特別是現在的西涼大軍大多數是新近整編的北軍、西園軍,真正的西涼騎兵並不多。
“相國大人,如今東有袁紹的關東州郡聯軍,北有楊林的幽州騎兵,南有袁術的荊州之兵,洛陽雖有八關之險,將士恐怕無防守之心,終將不可守也。我們不如遷都長安,據函穀關天險自守,奉天子以令天下。”
“你說的有道理。洛陽雖有八關之險,可一旦失去了外援,就成了一塊死地。而隻要我們占據函穀關,隨時都可以打進洛陽。”
不用李儒提醒,久經戰陣的董卓當然知道現在的處境是多麼的嚴峻。他何嚐不明白,就憑李傕、牛輔的十幾萬大軍,是很難擋住楊林的幽州騎兵的。因此,他必需考慮自己的退路了。
“不過,我們不能這樣輕易的被人趕出洛陽,必需要讓他們付出代價。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可以讓天子先到長安,西涼大軍繼續鎮守洛陽。”
“如此甚好。相國大人,他們與我們過不去,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安生。”李儒陰沉著臉,冷冷地說道:“孫堅不是殺了荊州刺史王睿嗎?我們再派去一個刺史,讓他們的後方不得安寧。”
“洛陽以東都被關東聯軍占據了,怎麼去上任?那孫堅就是一個莽夫,不講道理,亂殺朝廷大臣,有他在荊州,誰敢去做荊州刺史?”董卓疑惑地看著李儒,似乎不相信李儒怎麼會出了這麼個餿主意。
“相國大人,派一般的人肯定在荊州待不下去,可是我推薦一個人,他一定能在荊州站穩腳跟。”李儒神秘地笑了笑,自信地說道:“原北軍中侯劉表,乃漢室宗親,與袁紹、袁術等人有隙,又受何進冷遇。讓他去荊州,他定然不會與袁紹、袁術同盟,孫堅也不敢殺他。”
“嗬嗬……劉表確實非常合適,就讓他去吧。”董卓重重地點了點頭,同意的李儒的推薦。直到現在為止,在用人方麵,董卓倒是沒有私心。西涼集團的大多沒有重用,而提拔的都是關東士人。
……
第二天的朝會,象往常一樣,仍然在董卓的相府裏舉行。也許是董卓也覺得事關重大,所以他一直緊鎖著眉頭,直到大臣們到齊之後,他才緩緩抬起頭來,對朝廷大臣們提及遷都之事。
“諸位公卿,昔日高祖建都關中,共曆十一世,至王莽而亂。光武帝建都洛陽,到現在也是十一世了,又逢何進而亂。按照《石包讖》的說法,應該遷都長安,以上應天意,下順民心。”
對於遷都的理由,董卓也是想了很久,他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怕了討伐董卓的聯軍,是被逼才遷都的。他提出的這種巡回輪說,雖然有些牽強,倒也有幾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