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曹操出兵(1 / 2)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麼無動於衷,關東諸侯中也還有些血性之士人,例如曹操就非常氣憤。這個時候的曹操還很有幾分激情,一直以大漢忠臣自居,一心想著振興漢室。

董卓的軍隊劫著皇帝走了,而且還是大搖大擺的走的,曹操當然不甘心就這樣算了。特別是聽說董卓洗劫了皇親國戚、士族豪門,火燒洛陽,曹操的熱血快燒成火了,趕緊去向袁紹這個盟主建議。

“我們舉義兵是為了殺董賊,現在大軍已經集結,車騎將軍為何還有疑慮?董賊不行道義,足以構成後患,現如今他焚燒宮室,劫遷皇帝,天下震動,不知道該跟從誰,這正是上天賜予我們滅亡董卓的時機,如果我們馬上行動,那麼一戰就能定天下了,真的不應該失去這麼好的機會啊……”

然而袁紹卻不為所動,修養相當的好,臉上沒有起一點波瀾,董卓燒不燒洛陽,搶不搶大戶,似乎與他的關係都不大。雖然董卓殺了他的叔叔及其全家,他也曾氣得牙疼,可是他理智地選擇了忍讓,隨著時間的流失,胸中的仇恨也慢慢消融了。

“你不要著急嘛……我們雖然有二十多萬將士,可你也知道,他們都沒有經過陣戰,上不得戰陣啊……董卓雖然遷都長安,可是他本人和他的大軍還在洛陽,實力還是很強大的。要打就讓楊林打去吧,他有那麼強大的軍隊,為什麼一直不渡過黃河呢?”

跟袁紹說了半天,也沒有說動袁紹,曹操不由得憤憤地離開了袁紹的大帳。他實在是不明白,為了反對廢少立獻竟然與董卓撥刀相向的袁紹,如今怎麼沒有一點血性了呢?

曹操隨即就去找陳留郡太守張邈,希望得到他的支持。雖然他現在掛著個奮武將軍的頭銜,可是他依然隸屬於陳留郡太守張邈帳下,而且他的糧草、軍械還得指望張邈供應。

“太守大人,董卓遷都長安並不是要退守關中,而是要占據關中以掌洛陽,內守函穀雄關之險,外連洛陽八關之堅,必成天下之大患。如今董卓遷都之日,正是我們攻擊之時,此時不擊董卓,等到他成功遷都長安,必將成千古恨事!”

尚書鄭泰曾經評價說,張邈是個忠厚長者,坐在堂上,眼睛都不會東張西望。鄭泰看人還真是挺準的,曹操苦苦勸諫了半天,張邈竟然沒有眨一下眼睛。就連幾個漂亮的歌女從大帳前走過,張邈也吸是皺了一下眉頭,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此事尚須從長計議!”

從張邈的大帳裏出來,曹操恨不得找個地方大哭一場。自己一心報國,可以說是沒有半天私心,怎麼就沒有一個人支持呢?而且董卓匆忙遷都,正是虛弱之時,難道就沒有一個人看到戰機?

曹操的心裏非常痛苦,他已經感覺到了,現在的關東諸侯已經不是原來的大漢之臣了。自袁紹、袁術兄弟倆火燒皇宮、董卓進京、擅自廢立皇帝、州郡起兵、到董卓火燒洛陽強行遷都,大漢朝廷的威儀已經蕩然無存,誰還在乎大漢朝廷呢?

袁紹、袁術兄弟倆私自任命刺史、將軍一級的官員和將領,早已經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他們才不在乎董卓火燒洛陽,如果董卓殺了獻帝劉協,那更合乎他們的心意。

所有的諸侯都意識到了,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天下大亂已經開始了,就象秦朝末年、或西漢末年一樣。在這種動亂的年月裏,正義都是狗屁,實力才是一切,如何保存實力,才是他們的當務之急。

以曹操之聰明,他早就看到了這一點。可是他與他們不一樣,他沒有地盤、沒有人口、沒有糧草,基本上屬於三無人員。他隻有一顆躁動的心,他必需去拚搏,去獲取他想要的一切。

而那些諸侯們則是既得利益者,該有的他們都有了,他們完全可以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靜觀天下變化。有雄心的可以去一爭天下,沒有雄心的,則等著去投靠強者。他們可不願意跟著曹操去冒險,而失去眼前這一切。

就在曹操苦悶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兩個人,那就是右北平太守公孫瓚、遼西太守劉備。他們雖然有地盤,可是他們的地盤已經被楊林剝奪,已經跟他一樣成了三無人員。

當即,曹操就親自去找右北平太守公孫瓚、遼西太守劉備,請他們來自己的帳篷喝酒。曹操也意識到了,光憑嘴說還不行,該破費的還是要破費,這頓酒還非請不可。

由於諸侯之間互相吃請已經司空見慣,所以公孫瓚、劉備也沒有猶豫,直接就赴宴來了。兩個人在半路上還在嘀咕,這曹挫子從來沒有請過客,今天怎麼突然發善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