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關東州郡同時起兵,各地軍政長官齊聚於酸棗,致使各地防守空虛。一時之間,各地黃巾再起,擁兵反叛,聚眾揭竿者,不可勝數,小者成千,大者上萬,或殺貪官汙吏,或占山割地為王,或流為盜賊寇匪,而且愈演愈烈,大有燎原之勢。
自從楊林的幽州騎兵進入冀州之後,黑山軍就一直躲藏在五行山中,輕易不敢與楊林的幽州騎兵交鋒。楊林雖然數度公開招降黑山軍,可是以張燕為首的黑山軍卻置若罔聞。而楊林的騎兵也不利於在山區作戰,雙方就這麼僵持著。
由於朝廷動亂,官軍忙於討伐董卓,張燕等人也以為楊林的目標在洛陽,覺得自己的威脅已除,就開始躍躍欲試。特別是糧食欠收,五行山區所產糧食根本不夠黑山軍食用,黑山軍便開始冒險出山。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隻是在五行山周邊丘陵地帶活動,攻打丘陵地帶的地主、豪門,並逐步朝平原地帶過度,最後發展到攻城拔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致使百姓逃亡,土地荒蕪。
駐防在五行山沿線的幽州騎兵雖然不斷地出擊,可是黑山軍卻與幽州騎兵玩起了遊擊戰術。他們從不與幽州騎兵正麵作戰,隻要幽州騎兵一出動,他們就逃回五行山,而等幽州騎兵一走,他們再下山搶劫。
這些黑山軍大大小小幾十股,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黑山、黃龍、左校、郭大賢、陳林、於氐根、張白騎、劉山、丈八、平漢、大洪、司隸、雷公、浮雲、張燕、李大目、白繞、畦固、羅市、王當、楊風等等等等,人數已有一百多萬,嚴重威協著冀州、並州的安寧。
各地報警的急報如雪片一般地飛來,幾乎讓楊林應接不暇。楊林深切地感到,脫胎於黃巾軍的黑山軍,已經吸取了黃巾軍失敗的教訓,他們不再固守、或攻打一城一地,而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完全成了一群流寇。
楊林非常清楚,原來曆史上的黑山軍,就是趁著中原大亂,在諸侯之間周旋,活躍於冀州、並州十多裏,嚴重地影響了袁紹統一中國北方,導致袁紹無力顧及中原,坐視曹操一步步壯大,最後敗在曹操手裏。
而楊林如果不想悲劇重演,就必需盡快地解決黑山軍問題,趕在曹操統一中原之前統一中國北方。可是現在黑山軍成了流寇,更加增加了剿滅他們的難度,有什麼辦法把他們趕出五行山呢?
“將軍大人,華歆先生帶著韓融、陳紀等幾位先生來了。”
就在這時,貂嬋走了進來,微微向楊林笑了笑,輕聲地說道。貂嬋成了楊林的親兵之後,當然就露出了她那如花似月的容貌,楊林毫不客氣地收為已有,成了楊林隨身的侍從。
“哦……我們快去迎接。”
自從袁紹殺了陰修、胡母班,袁術殺了吳修、王瑰之後,華歆便堅決地將韓融、陳紀等人留在了河內郡,美其名曰是保護他們,其實就是想把他們綁在楊林的戰車之上。
這幾個家夥可都是當今的大儒,不管楊林喜歡不喜歡他們,他必需做出禮賢下士的樣子,讓這些大儒們喜歡他,並為他在全國的士人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以壯大他的軟實力。
“見過兩位先生。”楊林幾乎是跑出大帳,還沒等韓融、陳紀反應過來,楊林已經雙手抱拳,朝他們兩人深深地拜了一拜:“久聞兩位先生大名,早就有心求教。不料兩位先生竟然來到營中,楊林真是三生有幸。”
韓融、陳紀剛剛從懷縣趕來,本想跟著華歆見一見驃騎將軍,沒想到楊林這麼年青,這麼謙遜。兩個老家夥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甚至有一種士為知已者死的感覺。
“驃騎將軍客氣了。”
韓融、陳紀也連忙還禮,言語中透著欣喜。不管怎麼說,驃騎將軍可是朝廷重臣,特別是在漢代,將軍名號更是尊貴,而驃騎將軍是僅次於大將軍的官階,可謂位高權重。
楊林與他們寒喧著,把他們請進了大帳。楊林再一次感謝兩位大儒來到幽州騎兵之中,好象他們是專程來投奔楊林的。扯了一會閑話,不知不覺就說到了黑山軍。
“幾位先生,如今黑山軍大大小小幾十股,深藏於五行山之中,經常出山搶劫、燒殺郡縣官府和百姓。他們伺機而動,搶了就跑,從不與我軍正麵交戰。而五行山北起大漠,南接黃河,綿延千裏,又有崇山峻嶺,洞穴叢林,隻有鳥道與外界勾通。車馬不得長驅,糧草不能及時供給。官軍撲來,流寇如鳥散入深林,大軍日耗累萬,卻捉不住數匪,我幽州騎兵縱有千軍萬馬,也是防不勝防。幾位先生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