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幾個問題提得很好,驃騎將軍已有交待。凡是參戰的士兵,由你們各個山寨自己管理,我們隻指揮你們的統領。不過,你們的隊伍要按照我們官兵的建製,實行指揮長、監察長、參謀長的三長製度,人員由你們自己推舉,由驃騎將軍任命。”
“為了保證戰鬥力和統一指揮,你們派出的士兵一定要是精壯的士兵,可不能用老弱病殘來充數。按照我們的編製,每一千五百至二千人為一個中隊,所以請你們每個山寨派出若幹個中隊,這些中隊將作為基本的作戰單位,我們不會將他們撤散。”
楊林並不想收編這些土匪隊伍,而且他們的素質也達不到官兵的要求。但是必需讓他們實行三長負責製度,雖然人還是他們的人,但是製度將改變這些人,也為將來把他們轉為屯田兵作準備。
“消滅董卓之後,如果你們願意,可以繼續參加統一全國的戰鬥。如果你們不願意,可以去屯田。至於陣亡、受傷的士兵,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將與官軍士兵一樣得到官府的撫恤。”
“特使大人,你剛才指出了精壯士兵的出路,可是我們卻有大量的婦女、老人和孩子以及體弱、傷殘的士兵,就是那些精壯士兵也有家人,將軍大人如何安排他們呢?”
說話的是張燕的代表郭相,黑山軍雖然各自為戰,但是名義上還是共推張燕為帥,所以對於幽州騎兵越過張燕召集眾位首領並不滿意。不過,張燕也知道這是大勢所趨,他無論如何也不敢對抗幽州騎兵。
楊林聽明白了郭相的意思,如果自己將這些黑山軍統一安置,張燕憑借自己的威力和名望,就有可能繼續統領這些黑山軍,甚至可以由名義上的統領變成事實上的統領。而這正是楊林所不情願的,但是他還必需給張燕以希望。
“驃騎將軍早就有過規劃,對於整個黑山軍,主要有三個安置方案,可以供你們選擇。一是分散到各地州郡屯田,二是集中到大漠上定牧,三是到南洋呂宋島上屯田。”
“目前冀州、並州、青州等地由於戰亂和災害,百姓大量流亡,大片土地荒蕪,每個縣都可以安置一萬多人。而且董卓把洛陽附近的百姓都遷到了長安,僅僅洛陽一地,就可以安置所有的黑山軍。”
“我們消滅烏桓騎兵之後,在烏桓人的土地上實行了移居漢人定牧的辦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鮮卑人,如果你們願意,可以跟著官軍一起征服鮮卑人,把那些鮮卑女人、牛羊、財產全部分給你們,讓你們在鮮卑人的土地上定牧。”
“另外,我們的艦隊在南洋發現了一個大島,我們把她叫著呂宋島,就在交州的對麵,麵積比冀州還要大。上麵隻有少量的土著人,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連文字也沒有。如果你們願意,我們可以派艦隊把你們送到呂宋島,讓你們到呂宋島上去建立自己的理想樂園。”
楊林的一番胡侃,立刻讓這些家夥目瞪口呆。特別是楊林關於把鮮卑女人分給他們的承諾,讓他們熱血沸騰。他們可是早就聽說了,楊林在征服烏桓人之後,把烏桓女人都分給了將士們。
但是也有不少首領對神秘的呂宋島非常感興趣,連忙詢問關於呂宋島的情況。楊林便把呂宋島的風景之美麗、土地之肥沃、土人之愚昧向他們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遍,引得他們興趣昂然。
果然,和楊林預期的一樣,這些首領和首領代表們為了將來爭吵起來。有的願意到大漠上去征服鮮卑人,以分得鮮卑女人,有的願意到呂宋島去開荒,捉幾個土著人為自己幹活。也有的哪兒也不願意去,準備回到家鄉去種地。
這正是楊林想要的效果,楊林就是要為大家提供一個平台,打破束縛思想的枷鎖,讓所有人學會思考,有機會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相信,隻要有了這種自由思想的風氣,就是張燕的手下將士,也不會願意繼續跟著張燕待在深山老林裏。
楊林並不希望這些黑山軍忠於自己,但是一定要讓他們有所希望,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希望活得有尊嚴。隻要他們有希望,他們就會跟著楊林去為之奮鬥,去反抗舊的世界,實現心中的夢想,而這些山賊最不缺少的就是反抗精神。
“嗬嗬……至於將來到什麼地方去,我們以後可以再商量。”楊林朝大家擺了擺手,打斷了大家的爭論,笑著說道:“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趕快把隊伍集結起來,盡快地消滅董卓。”
各個山寨的首領和首領代表離開以後,楊林立即命令遼東艦隊迅速派出運糧船隻,把糧食經黃河送到河內郡來。但是艦隊再快,到達河內也是半月之後,因此他又命令田豐、沮授在冀州、並州想辦法湊集糧食,以應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