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翠兒,我也不想回到那個老太太的家中,就算我想回去,也不知道她家在哪裏,怎麼走。我隻能跟著馬戲團繼續向南走。
生活一如既往。剛開始我還想著翠兒,後來,我就忘記了她,忘記了她長什麼樣子。馬戲團裏也沒有人提起她,她就這樣消失了,好像從來沒有在世界上來過一樣,她在世界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馬戲團的節目有了改動。取消了凳技,因為沒有翠兒,青兒一個人表演就沒有多少看頭,青兒的節目換成了轉手絹,各種大小不同的手絹,青兒能夠轉成磨盤一樣。那些沉重的凳也丟掉了,馬車一下子輕快了很多。
兩個小不點,一個叫小千,一個叫小萬。他們跟著菩提學技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小偷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個。菩提先給他們表現怎麼翻牆頭,怎麼爬樹,菩提敏捷的手腳,讓他們目瞪口呆。
菩提又拿來了幾把鎖子,把一根彎形細鐵絲塞進去,鼓搗一下,鎖子立馬就打開了。他們看得驚歎不已。那時候的鎖子都是鐵匠鋪打出的鐵鎖,還有銅匠鋪打出的銅鎖,鑰匙是曲尺一樣的形狀,或者是袖珍版的兵器戈,鎖子分兩部分,一個****另一個裏麵,就鎖住了;用鑰匙一撥一挑,就打開了。構造很簡單。
那兩個小不點,本來是學雜技的。菩提說:“這就是雜技。”他們對菩提佩服得五體投地,就跟著菩提一起學這種特殊的“雜技”。
菩提的身上帶著幾種特製的工具。一把彎形細鐵絲,是用來撬鎖的;一把薄薄的小刀片,是用來開門閂的。那時候的門扇窗扇都是對開的,中間用四棱形的木棍閂住。隻要從外麵用刀片撥開閂子,就能夠打開門扇窗扇。
錢藏在什麼地方?菩提也有一套。他說,箱底櫃底的角落,是一般人最喜歡藏錢的地方。除此而外,褥子的下麵,席子的下麵,也有人喜歡藏錢。還有人喜歡把錢藏在舊衣服的衣兜裏,那時候的農村人很少有穿中山裝的,絕大多數人冬天穿棉衣,夏天穿單衫,棉衣的口袋縫在衣襟裏麵,單衫的口袋縫在衣襟外麵。如果以上地方還沒有,那麼就要看地麵牆壁。牆壁上如果有洞,洞裏麵就放著錢;牆壁上如果沒有洞,那就要看地麵,地麵上哪一塊磚有鬆動,或者哪一塊磚的顏色和別的磚略有差異,刨開這塊地轉,下麵就埋著錢。一般來說,喜歡在地麵藏錢的人,都喜歡藏在門後的磚頭下。
人們都是把錢藏在房間裏,房間裏隻有那麼大。如果藏錢了,總會留下蛛絲馬跡。
菩提把偷從不叫偷,而叫取。
菩提說:“世間萬事萬物,是為所有人服務的,沒有規定說必須是他的,而不能是你的,別人取得,你也取得。錢財總是從一個人手中轉到另一個人手中。他從別人手中取得,你也可以從他手中取得。如果你不取,別人就會取。”
菩提說:“每次,從走進房間,到離開房間,不能超過一鍋煙的工夫,一鍋煙過後,不管取到沒取到,都要趕快離開。”
菩提又說:“房間裏淩亂的東西,一定要恢複原位。地麵上不能留下腳印,如果有腳印,一定要用掃把掃亂。”
菩提又說:“行業裏有忌諱,每次離開院子不能空走,即使口袋裏揣一個糞團,也算有東西了。”
菩提說:“我們這是手藝行當,靠手藝吃飯,走遍天下不理虧。我們這個行當的祖師爺是時遷,響當當的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之一,逢年過節得給祖師爺上香。”
小千和小萬對菩提崇拜得五體投地,不僅僅因為菩提有高超的手藝,更因為菩提有高深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