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皇宮之中,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後坐於正中,兩旁文武百官侍立左右。接到皇帝被俘消息的他們此時表麵上看似平靜,內心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皇帝被俘已經是既成事實,現在的首要任務便是解決國不可一日無君的問題。
孫太後當眾宣布自己的決定,立朱祁鎮長子朱見深為帝,朱祁鎮之弟郕王朱祁鈺代為理政。對於這樣的安排,立即有大臣站出來反對,反對的理由是,現在正值國家多事之秋,朱見深年紀尚幼,尚不足以在此時挑起國家重擔。孫太後怎能聽不明白這句話中的深意,按照這句話的說法,他是想讓郕王朱祁鈺即位。孫太後把眼睛向下掃視了一圈,大部分的大臣紛紛附和這個意見,孫太後即使心有不願,也無可奈何,於是便下旨讓郕王即位。
郕王朱祁鈺在朱祁鎮親征前被叫到皇宮之中,千叮嚀萬囑咐希望他照看好自己的侄兒,方才孫太後的決定倒是符合郕王的想法。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如今這皇位便毫無預兆的掉到了他的腦袋上,此刻的朱祁鈺沒有一絲的驚喜,他的腦海中浮現出的是史書中記載的宋徽宗禪位的畫麵。當徽宗禪位的第二年,北宋便被金兵攻破。他朱祁鈺現在的處境何其類似於幾百年前的宋欽宗呢?思考至此,朱祁鈺當著眾人的麵表示反對,表示自己願竭盡全力輔佐侄兒朱見深。
此時有一大臣說了這樣一句話:“郕王殿下,祖宗神器不可廢,聖母有命不可違。”
朱祁鈺聽了這句話,又陷入了思索之中。這大明是朱家天下,當年太祖、成祖是何等威武。即便是自己的兄長也帶著軍隊親征瓦剌,現在他身陷敵營,國家處於危亡之際,自己身為朱家後代又豈能貪生怕死。思及此,一股豪氣不由得從心底升騰而起。好,那就暫時擔起這重任,等退了瓦剌人再說。
眾臣見朱祁鈺答應下來,心中高興,三天之後舉行了即位儀式。因為處於特殊情況之下,儀式按照朱祁鈺的要求一切從簡。繼位之後,朱祁鈺當即頒下一道命令,讓邊關所有地方固守,不得私自與瓦剌人進行接觸。
另外一邊,瓦剌太師也先自從得到了朱祁鎮之後,好吃好喝的對待他,滿心想著用這麼一個巨大的砝碼給瓦剌換取非常的利益。但等來等去等到的是朱祁鈺的一封書信,書信之中隻有這樣的字眼:太師如能送兄回京,庶幾眾軍之心不疑,不至相犯。太師也先大怒,既然如此,他便要帶著朱祁鎮去到邊境之上,看看那些邊將作何反應。
也先領著大軍,帶著朱祁鎮首先來到了大同城下。守備郭登見到朱祁鎮大驚,趕忙派人出城與朱祁鎮接洽,對此瓦剌人也不阻攔,心想著朱祁鎮一定會向他們求救,到時金銀珠寶和土地還不是手到擒來。他們不知道的是朱祁鎮小聲地對郭登派來的人說道:“他們不懷好意,你們當速速回城,加強守備。”
郭登派來的人回到城中,將朱祁鎮之意轉述給郭登,郭登當即披掛好,立於城頭,一副要與瓦剌人決一死戰的架勢。瓦剌人原本想著郭登至少會送些金銀珠寶出來犒勞軍隊,誰知竟是這麼一出。太師也先被氣的不輕。於是帶著朱祁鎮離開大同,向宣府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