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撐死的
洗心讀
作者:吳涵碧
杜甫少有才學,可是考場失意。安史之亂,唐肅宗在靈武即位,他秉著一腔熱血,從長安逃到靈武。肅宗見到這位白發蒼蒼、未老先衰的詩人,對他的忠貞十分欣賞,授他左拾遺(古代的官名)。從安史之亂,到他入蜀的四五年間,個人的流離轉徙,妻兒饑餓,加上目睹長安之殘破、戰爭之可怕,杜甫寫下了許多詩篇,被譽為詩史。
不久,杜甫因為上疏直言,惹惱皇帝,被貶。
杜甫的遭遇一直十分坎坷,貧病交加,但是他始終崇拜聖賢,遵守禮法,忠君愛國,再窮、再苦,他都不失意。而且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杜甫有一顆同情心,他不是自顧自地發牢騷,而是從心底關懷每一位受苦受難的同胞。
杜甫最有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最能表現他的偉大情操。在四川時,有一天,他的茅草屋的屋頂被風吹掉了,黑漆漆之中,又冷、又餓,又有說不出的恐怖與淒涼,杜甫的身上被雨淋得濕透了。他在如此倒黴的狀況下,想的竟然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意思是說,我怎樣能夠得到千萬間廣闊的大廈,讓天下寒士都能歡顏地一笑,在大風大雨的日子裏能夠安穩如山。嗚呼,要是哪一天,眼前突兀見到這些房子,那我杜甫這棟破廬就是殘破,讓我受凍凍死都心甘情願。
這是何等偉大的胸襟啊,杜甫“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的情懷,太叫人感動了。自己餓成那副樣子,還時時記掛著窮人,他傻得可愛。
大曆五年(770年)杜甫五十九歲,他避亂來到耒陽,忽然河水暴漲,他被洪水所困,回不了家,整整十天沒吃一點東西。
後來,縣令派了一條小船來救杜甫,好好款待他一頓。杜甫十日未進食,餓得發昏,吃了許多牛肉,又喝了不少白酒,結果當時暴卒。其實,多日不食,消化器官脆弱不堪,應該熱一點米粥進補,也不至於撐死。
韓愈曾說“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真是一點也不錯。杜甫不但詩寫得好,他的人格更受到千秋萬世的景仰。
(節選自《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唐 五代》有刪節,標題為編者後加)
杜甫的詩,同學們耳熟能詳,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他與李白齊名,並稱“李杜”,被後人尊為“詩聖”。誰能想到,這樣偉大的詩人,竟是吃撐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