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我的姐姐比我大七歲(1 / 2)

(我知道大家感覺這篇小說沒意思,確實我自己都感覺沒意思,但還是努力堅持寫完它,不為什麼月票點讚之類的什麼東西,就為了我自己心中所想。)

我來到三中已經一個星期多了,想想,我應該去姐姐那裏一趟,老爸不讓姐姐回家,我是姐姐的唯一的弟弟,骨肉相連的親人,我的看望,會讓姐姐高興一些。我的姐姐比我大上七歲,初中沒畢業便一個人出去打工。還記得當時……“……我不去上學了”姐姐終於說出這句話。“你敢!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老爸生氣的抽出自己的腰帶,就要打到姐姐身上。在我還幼小的時候,那條腰帶是我和姐姐共同的噩耗,我們都已經數不清楚挨過它的幾次親吻,更記不清楚哪次傷的最深,每次我和姐姐有一個人挨打,另一個人便會去安慰,然後抱在一起哭。老媽知道老爸的脾氣,卻不敢阻攔,在我家,我老爸是絕對的統治。因為我親眼目睹過老媽被打的情景,當時老媽還是長發,卻以此被老爸抓住長發,狠狠地用腳踹。老媽一聲沒吭,隻是靜靜的抱著我……老媽終究還是體諒我們,小聲的詢問道:“要不,你聽聽孩子的想法。”“我聽,我聽你媽,你一邊去,這沒你的事,今天我非打死她。”老爸一腳踹開老媽,便開始打姐姐。若不是當時有鄰居發現,或許我已經是獨生子女。姐姐終究還是沒去上學,那時還有五天就要初中的期末考試,然後拿到初中的畢業證了。到現在我都不懂,姐姐當時為什麼非要堅持的不去學校。後來姐姐如願的去了深圳,去找大爺家的兩個哥哥。自此以後,皮鞭下隻剩下我一人苦苦承受。再後來,我也去了xx市上初中,家裏的事我都不清楚了。姐姐也突然沒了音訊,即便可能有天會接到姐姐的電話,老爸也不曾理過她,隻有我和老媽問姐姐過得怎麼樣。其實每年姐姐都會回家,卻沒有進過家門,而是在奶奶家過完年,等到拜年的時候看一次老爸,然後在一個人默默的回深圳。而我,不懂事的一直纏著姐姐問她為什麼不回家,她總是告訴我:阿青,你要好好學習,不要向姐姐一樣,現在滿是後悔。我不懂姐姐蘊含的意思,但我卻出奇的喜歡學習,老爸給予我的重望也更加沉重起來,所以,我從來不敢對老爸說出我不念了之類的話。(農村的孩子會懂得當時的社會,老爸完全是窮怕了,才會那麼恨鐵不成鋼)2006年,那年我11歲,姐姐18歲,她突然過年沒有回來,我感到很落寞。2007年,那年姐姐回來了,我和姐姐同樣如以往住在奶奶家。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記得老爸又狠狠打了姐姐一次,連帶著我。2008年,我便考上了市裏的中學。老爸就沒再打過我,或許是家裏開始富裕起來,或者是老爸感覺我長大了。2009年,由於受到初二的威脅,我對老爸說我不上了。老爸沒有打我,而是告訴我6歲那年的一件事情。那年中秋節,老爸跟幾個人合夥做買賣,做的什麼我並不清楚。老爸為了讓我和姐姐吃上一次月餅,差點死在車禍裏。那年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還埋怨著中秋節隻有我和姐姐兩個人過。2011年,因為分數低,拿高價上了三中。或許是家裏就我一個人仍在學習,所以我像是一個被慣壞的孩子,才有了初中高中這麼多對不起父母的事,才會有現在身為大學生的我寫下這些事。其實我已經感覺到父母和姐姐有事情瞞著我,而且我也能大概猜出一些,隻是沒有想到,我想的就是事實。這天,我一個人坐上公交車,來到姐姐在xx市租的房子。破爛不堪是它最真實的寫照,矮小狹窄是對它最美的形容。狹小的空間放下兩張床後似乎再也放不下任何東西,我在這裏,看到了我未來的姐夫,也就是魚魚在北京打工時遇到的強哥。年幼的我不知道,姐姐去過那麼多地方,甚至還在北京遇上了這輩子最愛的人。強哥是個不太會說話的人,嘴裏總是含糊不清,但他還喜歡說,拉著我說著說那,其實我根本不知道他究竟說什麼。姐姐知道我聽不懂他說的,便把他趕到一邊去,問我想要吃什麼,然後給我買去。我說隨便,確實在吃飯方麵,我挺隨便的。(現在在蘭州,我再也隨便不起來,每天拉麵、米飯,拉麵、米飯……尼瑪,我的世界好像就剩下拉麵米飯了)強哥今天也高興的出去買東西了。我一個人閑著無聊,便四處張望,被床上的一本書吸引住,我拿過來打開一看,發現,並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本攝影集,裏麵是一個短發的漂亮女生。我知道她就是我姐的女兒了,未婚先育的女兒。(到現在我姐的女兒都沒有來過我家)強哥提著一捆啤酒就進來了,看到我在看攝影集,就笑著說:“那就是我跟你姐的女兒,漂亮吧。”這就我聽懂了,我也知道那年姐姐沒回來的原因了,我想的就是事實。那天,我沒有回宿舍,而是我們三個人共同住在一個屋下。當時姐姐還告訴我說:“我和咱爸媽是怕你不能接受,所以就沒有告訴你。”當時我笑著回複姐姐:“我不能接受?我有什麼不能接受的?”確實如果還是小學的我可能會有點不能接受,但是經曆初中後的我,實在是想不出有什麼不能接受的。第二天,強哥(我一直想要喊他姐夫,他卻堅持我要喊他強哥,可能是在抱怨我老爸不讓他們結婚吧)騎著電動車把我送到三中門口,他那有些憔悴的麵容,和三中比起來,有點格格不入。他一直目送著我進入校園,我回了下頭,向他擺了擺手,便走向學校的教室,開始我自己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