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促銷管理(4)(1 / 3)

促進消費者了解新產品。新產品要想得到顧客的認可和接納,首先必須取得用戶的了解和信任。廣告雖然可以向消費者傳播新產品信息,但它畢竟隻能給消費者一抽象的概念,而商品示範,則能讓消費者獲得更實際的了解。營業員通過現場演示,能將產品的性能特點全麵、真實地展現在顧客眼前。

吸引顧客的注意力。根據推銷學中著名的愛達(AIDA)公司理論,要想把一件產品成功地推銷給顧客,首先要引起顧客對產品的注意,然後讓顧客對產品產生興趣,繼而產生購買欲望和行動,即注意(Attention)—興趣(Interest)—欲望(Desire)—行動(Action)四步曲。所以,能否讓顧客注意企業的產品,是決定企業產品能否順利銷售出去的關鍵一步。顧客進商店之後,除了按計劃購買之外,還會即興購買他們注意到並且感興趣的商品。現場演示的最大功效就在於能通過帶有戲劇性的表演,通過發聲、發光、顧客實際操作等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使顧客駐足觀望、了解並喜愛其產品。

能向顧客提供有力的說服證據。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種產品的性能如何,廣告上說得再好,也不如親眼目睹讓人信服。現場演示可以加深顧客對商品的實際感受,強化媒體廣告的宣傳效果,所以,對一種知名度尚不很高的新產品來說,若將廣告促銷與現場示範促銷結合使用,則二者相得益彰。廣告可以大範圍地傳播產品信息,現場演示又可以集中在購物場所幫助顧客回憶、證實從廣告中得到的信息,因此,必能收到良好的促銷效果。

促銷費用省。現場演示促銷除了以上三個突出優點外,促銷費用低也是其重要特點之一,其成本費用主要是用於演示的產品樣品費用、輔助品(如榨汁器用的水果)費用及專櫃的租用費、促銷人員的勞務費等,與其他許多銷售促進工具相比,費用比較低,但在現場促銷效益卻並不差。

(第一章)缺點

現場演示受產品特性的限製較大,並不是每一種產品都可以做商品示範。即使能做示範的商品,其產品不同演示的效果差別也很大。

促銷的對象範圍比較窄,隻能是前來商店的顧客。

促銷效果的好壞受產品演示者的演示水平影響也很大,如演示不當,反而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

(第一章)操作技巧

第一,現場演示的適用範圍。如前所述,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宜采用現場演示的形式促銷,在通常情況下,做現場演示的商品最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大眾化消費品。因為這類商品演示起來比較方便,演示的過程和效果比較直觀,消費者容易理解和把握。

有新型的使用功效。如果該產品與市場上已有的其他同類產品相比,並無更先進、更優越的性能,就沒有必要做演示,因為演示的結果並不能激起顧客的好感和購買興趣。

能立即顯示產品的效果。演示過程中,消費者必須確切地感受到產品的使用功效,才可能產生購買興趣,如親眼見到擠壓出粗細均勻的麵條,或親自感受到電子按摩椅按摩後的舒適等等。如果產品使用後的效果不能立竿見影,則現場演示的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

第二,示範表演者的演示水平。現場演示,目的在於將產品的特點、性能,真實、準確、直觀地傳達給消費者,通過刺激消費者的感官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因此,示範表演者的操作要熟練,要能充分地展示產品的優越性。示範表演者的操作水平,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程度。

第三,現場演示的技巧。現場演示要想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就必須具有一定戲劇性。演示的戲劇性越強,越容易激起顧客的購買欲望。例如,一位促銷人員為了證明一種洗滌用品的去汙能力,他總是將墨水、醬油之類的東西先潑在自己的白襯衣袖子上,然後再演示洗滌劑的洗滌效果,結果,吸引了不少人圍觀,使不少消費者慷慨解囊。這種演示方法就比將墨水潑在毛巾上或布頭上要有戲劇性,也更有說服力。因為如果演示者對產品沒信心,就不會舍得將汙物潑在自己的衣服上。

十四、POP促銷管理方案

“POP”是英語PointOfPurchase的縮寫形式,本意為購買地點,現實中常被譯為售點或賣點,因此,POP廣告也常被稱為售點廣告。POP廣告指企業在銷售現場為宣傳產品、刺激顧客購買欲望所布置的特殊廣告物,如懸掛小旗、張貼宣傳畫或在店門口設置大型誇張物件,等等。

(第一章)優點

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帶有品牌的POP廣告可以使該品牌從琳琅滿目的眾多商品中脫穎而出,讓消費者立刻想到該產品。

創造一種氣氛,配合促銷活動。銷售促進活動通常是以讓利形式誘使消費者采取購買行動。在舉辦這類活動時,僅靠讓利往往不足以引起顧客的重視。而頗有感染力的POP廣告,則能在店頭製造一種令人興奮的購物氣氛,在這種氣氛中,消費者常無法抗拒自己,情不自禁地加入購買行列之中。大多數衝動型購買往往都是在這種氣氛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