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亞洲海軍青睞“德國造”(1 / 1)

亞洲海軍青睞“德國造”

背景

日前,德國《明鏡》周刊討論了德國海軍武器裝備在亞洲的出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體將交易與中國聯係了起來。

德國作為潛艇強國已有百年。據報道,不久前新加坡購買的218SG型常規潛艇與近年來德國出口的其他常規潛艇一樣,也安裝了AIP係統,海上部署時間超過80天,一次水下潛航可達4周。

報道稱,該項交易的特別之處在於,這是新加坡首次訂購新造潛艇。此前新加坡都是低價購入二手潛艇。

德媒還分析了德國將從該項交易中獲得的收益:首先是巨額利潤;其次,承接此項合同的蒂森-克虜伯公司能繼續保持常規潛艇製造的產能和科研力量。

不過,德國社民黨外交政策發言人羅爾夫稱:“亞洲正在進行軍備競賽,我們必須小心這一點。”

《明鏡》引用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稱,2013年世界武器進口前3個國家均為西太平洋國家,分別是中國、韓國和新加坡,將“太平洋軍備競賽”的責任推到了中國頭上。德國N-TV電視台則更為露骨地稱,是中國與別國的海洋爭端將訂單送到德國手中。

據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稱,除新加坡外,泰國也傳出想從德國購買二手206A型潛艇的消息;印尼則想從韓國購買209型潛艇,與德國間接相關。

有分析認為,對於目前德國海軍武器在亞洲的熱銷應客觀分析。首先,很多亞洲國家的武器已到了要更新的時候。另一方麵,德國很多海軍裝備也符合某些國家的需要。這種情況的出現與中國的海軍發展很難扯上什麼關係。

摘自《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