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百日武鬥”始末
秘聞
1967年4月,清華井岡山紅衛兵組織分裂為“井岡山總部”與“井岡山兵團414總部”兩派,陷於無休止的爭鬥。1968年4月23日,兩派幾百人擺開決戰的陣容,在東大操場和東區浴室拚死搏殺,欲將自己的同學置於死地。武鬥持續百日之久,其規模在全國武鬥中算不上是最大的,但是在首都北京,在全國最高學府,雙方千餘人披堅執銳,從最原始的長矛短劍、攻樓雲梯、發石機、毒箭,到現代化武器手榴彈、燃燒彈,穿甲彈,造成13人死亡,30多人終身殘疾。
1968年夏天,毛澤東不再旁觀。7月27日,他從北京各大工廠選派3萬工人,組成“工宣隊”,讓他們手拿紅寶書,徒手進入清華,立即結束武鬥。然而,以蒯大富為首的“井岡山總部”派拒不交出武器,還打死打傷多名工宣隊成員。蒯大富給毛澤東寫信,說工宣隊背後有黑手,毛澤東震怒了,7月28日,他把蒯大富、聶元梓等5大紅衛兵領袖叫到人民大會堂,對蒯說:“我就是工宣隊背後的黑手!”這次召見後,根據談話錄音整理成《毛主席關於製止武鬥問題的指示精神要點》,清華武鬥結束了。工宣隊接管了學校全部領導權,也使得全國“文革”從群眾運動時期切換到工宣隊時期,從而宣告了轟轟烈烈、曆時3年的學生“文革”運動的全麵終結。
1969年1月25日,由軍宣隊、工宣隊為主組成的清華大學革命委員會成立,1970年1月,學校成立黨委會,全麵領導學校工作。清華的無政府狀態結束了,但是遲群等人在清華竭力推行極左路線,他們發動“清理階級隊伍”、揪“5·16”分子,反擊“右傾翻案風”等一係列鬥,批、改運動,使廣大幹部和知識分子身心遭受迫害和摧殘。摘自《文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