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領導人為何都這麼老?
縱橫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刊文稱,有多少位印度總理是在獨立後的印度出生的?如果你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那麼你說對了。
雖然這個小小的事實沒有太大吸引力,但它揭示了印度民主一個令人頭疼的特征——印度領導人都老了,對於一個自詡民主的國家來說也不具代表性。按照201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印度人平均年齡為25歲,但立法代表的平均年齡比他們大了整整40歲,為65歲。用一個詞來描述這種狀況就是“老人政治”——老年人統治國家。這也是一種古老的想法: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寫道:“老人應該統治,青年應該服從。”
當然,這種說法如果隻針對印度的話有些不公平,印度的情況隻是比大多數民主國家更為極端。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現年81歲,辛格的內閣同樣由一些七旬老人和60多歲的“年輕”部長組成。而印度人的平均壽命是65歲,公職人員的退休年齡定在60歲。
那麼,為什麼印度領導人的年紀要大得多?關於這一點有很多解釋,包括印度國大黨根深蒂固的統治有向王朝發展的傾向,印度向來有尊重老人——不論其能力如何——的文化傳統,議會程序問題(包括印度政黨傾向於提名自己的領袖)等等。《經濟學家》觀察到,和民主國家相比,專製國家更可能出現普通公民和領導人之間存在巨大年齡鴻溝的現象——印度是個例外。阿拉伯之春的典型代表埃及就存在這種現象,被罷黜的埃及領導人胡斯尼·穆巴拉克有82歲高齡,而埃及人的平均年齡僅為24歲。
老人政治的問題對印度人而言並不陌生——國內對強製退休年齡的問題展開了一場全國性辯論。從國家層麵來看,好消息是無論誰贏得大選——不管是印度人民黨的納倫德拉·莫迪,還是國大黨的拉胡爾·甘地——印度最終將有一位總理是出生在獨立後的印度共和國。對於一個如此年輕、有著極大發展潛力的國家來說,隻有人民和國家領導人有共同的願景和民族精神才能向前走——從這一點來看,降低印度領導人的年齡上限至關重要。摘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