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大基本原則經常處於一種對立狀態,雖然兩大原則的基本訴求都是要使企業健康發展,但是,資本意誌往往有一種“個人權力霸欲”的存在,這種“個人權力霸欲”往往會違反科學理性原則。職業經理人在按照理性科學原則行事時常常會顧忌到資本意誌的存在,如果資本意誌與科學理性兩者之間在某一件事情上恰好方向相同則為萬幸,但是,如果資本意誌與科學理性之間發生衝突,則必然發生老板“權力幅射中心”覆蓋職業經理人“權力幅射中心”的情況。因此,科學理性原則感越強的職業經理人越容易與老板發生衝突,在公司生存的時間也會越短;而科學理性原則感越弱的職業經理人與老板則越能和睦相處,在公司生存的時間也會越長。但是,科學理性原則感弱的職業經理人給公司帶來的往往是生產量和銷售額的大幅度下降。
當老板“權力幅射中心”覆蓋職業經理人“權力幅射中心”時,職業經理人隻有兩種選擇:
第一,起而抗爭:對於老板侵犯自己權限之內工作的行為提出抗議,明確表示不能接受這種狀況。但是,這種態度往往令老板無法容忍,所導致的結局往往就是職業經理人最終離開企業。
第二,迎合強權:對於老板侵犯自己權限之內工作的行為聽之任之,主動放棄自己應有的權利和尊嚴,唯老板馬首是瞻。但是,這種態度往往導致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沒有根本的改善和突破,久而久之,老板會把這種狀況歸咎於職業經理人,到了一定時候,沒有任何政績的職業經理人仍然會被老板驅離企業。
當老板“權力幅射中心”覆蓋職業經理人“權力幅射中心”時,職業經理人無論是起而抗爭還是迎合強權,最終的結局都難免一“死”。這就是當代中國大部分企業高層權力運作的實際情況。中國企業總經理隻要不是由老板或股東擔任,隻要是由職業經理人擔任,那麼,就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總經理,而隻是“總經理助理”或“副總經理”。
浙江寧波某家用電器企業N公司存在著“四元權力結構”,除了張老板的老板權力中心和職業經理人鄒總經理權力中心外,還有兩大權力中心,一個是以老板娘為首的財務部權力中心,一個是以公司第二大股東為首的行政部權力中心。老板娘任財務副總經理,二股東任行政副總經理。老板的指令下達後,往往會被老板娘和行政副總經理擅自更改,行政副總經理常常會發布一些與總經理不一致的指令,而老板娘對總經理指令的執行率隻有20%,久而久之,公司裏形成這樣一種文化——各部門主管在從正式渠道得到鄒總經理的工作指令之後,還會去請示一下老板娘。家族成員和股東會仰仗自己的特殊地位及身份,常常不執行鄒總經理的各種決策,並形成自己的“隱性權力中心”,“隱性權力中心”的影響力超過總經理正式權力中心。一次,公司發生火災,張老板正出差在外,電話得知此事後,老板立即打電話給擔任銷售部經理的小舅子,命令他全權負責組織撲滅火災事宜,於是,小舅子立刻召集全體幹部召開現場緊急會議,像總經理一樣給每一個幹部安排布置滅火任務,甚至給在場的鄒總經理分派任務,末了,小舅子加上一句話:“是張董打電話來讓我全權負責撲火工作,請大家配合支持我的工作,迅速撲滅火災。”在整個滅火過程中,銷售部經理變成了領導者,鄒總經理變成了執行者。鄒總經理哭笑不得。
2000年,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一部電視劇《突出重圍》,講述中國陸軍R集團軍紅方A師與藍方C師進行的三場實戰演習故事。紅軍是具有六十多年光榮曆史的王牌老部隊,在R集團軍內享有崇高的榮譽,而藍軍是剛組建不足一年的新部隊,在R集團軍內毫無背景和根基。第一次交戰,紅方司令為A師老師長黃興安,黃興安思想保守、缺乏現代軍事觀念,仍用傳統方式指揮作戰,結果,C師大獲全勝,A師一敗塗地,紅方司令甚至當了藍方俘虜,A師蒙受建軍以來最大恥辱。幾十年來一直以擁有A師為榮的R集團軍全軍上下一片嘩然,情緒悲憤。
第二次交戰前,紅方更換了司令,改由A師卓有才能的原一團長範英明擔任司令。但是,R集團軍演習指揮部卻給紅方設置了一個奇怪的組織——“演習領導小組”,演習領導小組長為老師長黃興安。但是,“演習領導小組長”和“司令”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誰是上級,誰是下級?如果雙方意見不一究竟按誰的意見執行?誰將對最後的戰敗負責?對於這一問題,R集團軍演習指揮部並未說明清楚。A師事實上形成了一種二元權力結構。
第二次交戰開始,紅方演習領導組長黃興安仍以最高軍事主官自居,紅方司令範英明的所有決策難以傳達貫徹,一次,領導組長黃興安居然要求司令範英明在自己早已準備好的一則《作戰命令書》上簽字,範英明司令拒絕簽字,於是,黃興安組長直接簽字後將命令強行發布下去,範司令一時間成了傀儡司令。二元權力結構的設置使得愚者強勢的權力幅射力壓到了賢者。第二次交戰的結果是,C師再次獲勝,A師再次戰敗,紅方司令及全體高級軍官又一次當了藍方俘虜,A師再次蒙受巨大羞辱。這就是二元權力結構的必然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