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有一種渴望得到更高一級領導重視的心理需求,而滿足這種心理需求的渠道就是越級請示彙報,在這裏,被請示彙報的問題本身並不重要,值得警惕和防範的是請示彙報的行為本身。越級彙報者的初衷大都是想通過的此舉引起最高主管層的重視,從而使問題能夠盡早解決,但與此同時又會產生一個更為負麵的效果,即自己的直屬主管上司被排斥在外,當基層人員在執行高層的這一決策過程中需要中層幹部提供必要支持時,當最高主管下達命令讓自己的上司執行該項決策時,直屬上司會因為自己被排斥在此項決策之外而抵觸此事,從而使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反而會拖延此事的解決,這樣一來,此事反而會比逐級解決方式更慢。
一個職員隻有一個上司,職員有工作需要上司解決,隻應與自己的直屬上司溝通彙報,除非主管因故不在公司且提前做了安排,否則,任何一個下屬在任何時間內都不應越級彙報工作,而任何一個主管在任何時候不要越級指揮。越級指揮和越級彙報都會損害直接主管的權威,會破壞組織體係中應有的秩序和原則,會產生管理命令鏈的障礙,使企業的正常信息傳遞和決策下達渠道都出現紊亂。
當下屬走進更上一級主管的辦公室時,主管一定要問清楚下屬的來意,先了解清楚其究竟是彙報工作還是投訴。如果是投訴可以接受,如果是彙報日常工作則請其找直屬領導。如果前來的下屬已經就此事找過直屬領導而長期無果,上司可以打電話叫其直屬主管來辦公室一起商量解決問題。如果一個中層幹部的直屬下屬總是因為向其彙報工作無結果而越級彙報工作,那麼,這位中層幹部就必須撤換。一個員工擁有兩個上司的矩陣式管理是短期的和非常態的,矩陣式管理隻是企業為完成某一個特定任務而成立的一個臨時性組織,一旦某項任務完成,就會宣告解散。它不能說明或代表什麼。
中國企業高層主管有一種“體察民情”的習慣,具體表現是老板喜歡找基層員工和幹部“促膝長談”,頗有一些康熙皇帝微服私訪的意味。在“促膝長談”過程中,雖然老板並沒有給基層幹部正式下達任何正式的工作指令,但是,高層主管的觀點和話語中的傾向性仍然可以給基層幹部一種暗示,甚至“促膝長談”本身就可以被基層幹部理解為是公司領導對他直屬上司的不信任。當一個科長或部門經理屢次被老板秘密召見、徹夜長談之後,他心中必然產生出一種對他直屬上司的蔑視感,必然產生一種把自己看成是“第二總經理”的心理暗示。
“體察民情”和“促膝長談”多了之後,公司裏就會形成一些正式編製之外的“董事長情報員”,各部門主管就會顧忌老板與他的下屬(董事長情報員)之間建立起某種心理默契,很多工作想做而不敢做,擔心惹來諸多“董事長情報員”的小報告,擔心工作中的諸多問題會隨時隨地傳到董事長耳朵裏,小題大作,引起不必要的風波。很多部門主管甚至幹脆就直接讓“董事長情報員”們直接找老板彙報工作,而自己避免與老板接觸。“微服私訪”實際上就是不信任現有的管理體係及信息流通渠道,事實上,現有的管理體係及信息流通渠道出現重大故障,其責任也在於公司高層主管。因此,撇開現有的管理體係及信息流通渠道的作法極不明智,最好的辦法是創造出一套有效的管理體係及信息流通渠道。“微服私訪”和“促膝長談”往往會帶來一個長期的效果,那就是董事長和總經理會不斷收到“董事長情報員”們越級上報的各種“重要情報”,當一個董事長收到“董事長情報員”的情報之後,就會麵臨一個兩難的抉擇:1.如果由董事長和總經理直接處理此事的話,那麼,就必然引發“董事長情報員”與其直屬主管之間的矛盾,因為,直屬主管遲早會知道“告密者”何許人也;2.如果讓“董事長情報員”直接去找其直屬上司解決的話,“董事長情報員”就必然會懷疑董事長當初“微服私訪”和“體察民情”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