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聾啞父母(1 / 2)

我叫於龍君,“於”是我們村裏最大的一個姓,戶口本上原來寫的是於龍龍,很俗的一個小名。

幸虧後來,小時候窮送去東北北大荒的三姑,帶著一家子回來了,三姑夫有點初中文化,說叫龍龍太沒文化了點。

三姑夫:不能因為屬龍就叫龍龍啊,當小明還可以,得起個大名。

奶奶:那叫大龍怎麼樣?

三姑夫一陣無語:我知道你們這裏屬相的說法,屬龍叫屬大龍,屬蛇叫屬小龍,還是沒脫離屬相啊……

奶奶想了想,便叨嘮了一句:反正我覺得龍挺好,龍可是非常好的屬相……

三姑父訕笑一下:那就在龍的後麵加一個軍字吧,龍軍怎麼樣?

這時候三姑不愛聽了,啐道:就你那初中文化,也裝文化人,自己兒子起名裏麵就有個軍字,給四妹的兒子起名有軍字,這龍龍是我們老於家三代單傳的,你也加個軍字!

你當過兵了不起啊,都加軍!三姑夫尷尬的笑了笑:“這個……這個……”,然後轉念一想便說道:“不是啦不是啦,我說的jun是君子的君,不是軍隊的軍,咱家龍龍將來一定是龍中君子!怎麼樣,還不錯吧。”

三姑想來想去,也沒啥可反駁的,因為她文化更低,也想不出什麼好名字來,也不好太落姑父麵子,就哼了一句說:“這也就算湊合。”

這時候奶奶卻很高興:“我是文盲,一個字兒不認識,這龍中君子,說的不錯哇,就叫這個名吧,等我哪天有空去鎮上派出所改了。”然後我大名就被定為於龍君,不過小時候還是都叫小名,叫大龍或龍龍。

我父母都是家裏最小的,而且都是聾啞人。父親是小時候得感冒,60年代的農村嘛,那麼窮,家裏都一堆孩子,對感冒也沒有重視。後來嚴重後去了縣裏的醫院,醫生說這得住院治療,看症狀不是普通的感冒,但是那時候爺爺奶奶交不起住院費,覺得還是帶回家,慢慢說不定就好了,就偷偷把父親抱回家裏了,結果越來越嚴重,得了腦膜炎,其實,就算留在醫院,也不一定能診斷出來,就算診斷出來,以當時的醫療條件也不一定能治好……母親情況差不多,小時候姥姥在河邊洗衣服,母親就在河邊玩耍,不小心掉進河裏,還好洗衣服的人不少,都幫忙把母親從水裏拉出來,但是一回家就發燒,還得了中耳炎,也得了腦膜炎……雖然起因不同,一個流感杆菌引起的腦膜炎,一個中耳炎引起的腦膜炎,但是最終都造成了耳聾。父親是會說話之後得的腦膜炎,所以還好,會說點話,但是口齒不清,說出來的話也不符合語法,在農村俗稱半語子,而且當時可能不算燒徹底,當打雷放鞭炮或特別大聲音的時候,還是能聽到一點;母親,是徹底一點都聽不到。在我父母十五六歲的時候,都被各自的老人送到縣城的特殊學校,在那學了四年,上午是文化課和手語課,下午是手工課,女的學縫紉,男的學木工。我爸屬於特別聰明又特逗的人,長得也很帥,很受女孩子歡迎,據說當時有個特別漂亮的一個姑娘喜歡爸爸,那姑娘的哥哥還在縣裏警察局當二把手,她父親地位也不低,具體做什麼也不清楚,姑娘人很活潑熱情,但是我爸吧,屬於雖然表麵上很開朗的那種,愛逗人玩,但是骨子裏還是喜歡文文靜靜的女孩子,嫌那姑娘太咋呼了,天天躲著。姑娘也不生氣,甚至有一次,在課堂上,姑娘直接當著同學和老師的麵,對我爸用手語說:我喜歡你。但是我爸呢,躲她躲的更厲害了,因此也傷了那姑娘的心……後來,工作了幾年後,我爸到學校去看和他關係好的老師,老師很喜歡我爸,也深知我爸爸喜歡什麼樣的女生,就給我爸介紹了我媽媽,我媽年輕時候屬於白白的,特別水靈的,留著一頭長發,文文靜靜的女生。我爸特別喜歡逗我媽,覺得我媽笑起來特別好看,是那種又害羞又不好意思的笑,後來不害羞了,也是很文靜的笑。一次我高中回老家翻小時候照片,翻到了我媽年輕時的一張照片,披肩長發,後麵半紮著,很青春很漂亮,臉上帶著自然的微笑,靠著欄杆。好多人都說,可惜了長得多漂亮的一對人兒,怎麼就耳朵聽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