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創立威信,胡蘿卜大棒子都要用9. 恩威並舉,軟硬兼施(1 / 2)

第五章創立威信,胡蘿卜大棒子都要用 9. 恩威並舉,軟硬兼施

提及謀略,盡管其中有很多學問,可是綜合一下,不外乎“軟”和“硬”兩個字。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手下,曹操的過人之處就是善變多變,因時而異,因人而異。他對敵人通常是軟硬兼施。他對袁紹先軟後硬;對張繡先硬後軟;對黃巾軍軟硬並舉。

當年,曹操和鮑信以壽陽為戰場攻打青州的黃巾軍,由於曹操和鮑信深入前線考察敵情而被包圍,鮑信為救曹操戰死。曹操化悲痛為力量,帶領軍隊對黃巾軍展開窮追猛打,連續數十次的大小會戰,使黃巾軍無法喘息,士氣衰竭。這時曹操突然改變策略,盡量避免殺戮,展開招安工作,同時步步緊逼。最終被圍困在濟水的黃巾軍主力,在曹操的策動下,全部投降。曹操非常高興,立即宣布,既往不咎。

曹操將黃巾軍內的老弱病殘全部遣返回家,而後又挑選了三十萬精壯人員,重新組編為“青州軍”。生平第一次,曹操擁有了打天下的精銳兵團。剿平青州黃巾軍,使曹操的事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不但獲得了全州郡縣官民對他的信賴,而且實質上控製了兗州境內所有的兵團。曹操聲望提高了,成為真正有實力的競爭者。

曹操圍剿青州黃巾軍時采用了突破性的策略,他沒有像以往平叛部隊那樣,進行大規模的屠殺,而是在步步緊逼的同時采取了招安政策,不但打消了黃巾軍反抗到底的決心,而且成功安撫了人心,最後還獲得了一個龐大而穩固的直屬兵團。

曹操一方麵以武力緊逼,一方麵攻心招安,結果名利雙收。由此可見,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力量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作戰能力上,更重要的是軍事力量帶來的威懾力。聰明的將帥總是能夠剛柔並濟,懂得恩威並重、軟硬兼施的管理藝術,這也是一些領導人的魅力所在。

剛柔並濟自古是王者治人之道,對於那些混亂的社會秩序要采用特殊強硬的手段加以治理,而對於柔弱的國民,則要以寬容溫和的態度體恤和支持。

曹操采取恩威並重的戰略思想,本質上是與對手展開一場勇氣與智慧的較量。他往往能夠通過一手硬一手軟的方式,增強對敵人的影響力,從而取得最終的勝利。

曹操麵對不同人,也會有不同的對待方式。他認為,要治人,必須做到紅白臉相間,要一文一武,一張一弛。既要剛柔並濟,也要恩威並重,互相包含,各盡其用。高明的領導人深諳此理,莫不運用其間。

在二次大戰中,高斯將軍也善用此法。在一次重大戰役中,高斯將軍負責指揮全局,並製定了詳細的戰略計劃,但由於他的副官擅自行動,戰局最終失利。

單就這一點來看,那位副官就應該受到嚴厲的軍法處置,確實當時許多人都要求把他交付軍事法庭定罪,不受處罰難平眾怒,但如果真是這樣做了,高斯將軍就會失去一名驍將。

由於高斯將軍考慮到這位副官的軍隊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必須讓這位副官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免重蹈覆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於是,高斯將軍思考片刻後,麵對心懷悔恨的副官,緩緩說道:“你作為我的副官,就如同我的左膀右臂,你所擔負的責任就是指揮好你的部隊,注意不受到敵軍的偷襲,並且在戰爭開始後負責偵查情報,然後向我報告,以便隨時調整作戰計劃。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你在這次決定性的戰役中犯下這麼大的錯誤!”副官雙目垂下,不敢正視,筆直地站著,一動不動。

高斯將軍繼續說道:“你擅自行動,貿然出擊,造成我們在不明情況的形勢下,倉促投入戰鬥,這種盲目作戰,使我們遭受損失。不過,現在我們能活著是上帝給予的保佑。”副官聽後,額上冒出一層細汗,內疚地說:“高斯將軍,責任完全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