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癡心妄想(1 / 2)

錫爾傑爾,駐守在這裏的陰都軍隊同樣為一個旅。該旅在英帕爾之戰打響之初曾經向英帕爾運動,妄圖對西路軍實施反包圍。當然,固然該旅的旅長指揮素養不錯,奈何手下的士兵習慣了朝天放炮以示自己打得非常努力,結果自然不言而喻。據封鑫泰偵察得到的消息,這個旅長在率部退回錫爾傑爾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槍殺了一個團長。而在雷霆手段之下,該旅的整體精神麵貌為之一變,用封鑫泰的話講:戰鬥力好像有了不小的提升。

\t錫爾傑爾距離英帕爾一百一十千米左右,西路軍上午八點半鍾出發,在英帕爾當地的民兵武裝的指引下,一邊肅清盤踞曼尼普爾地方的陰軍一邊向錫爾傑爾出發,至下午五點左右,在消滅了不下十個部族武裝之後,抵達了一個叫做拉基普爾的鎮子。

\t拉基普爾是一處傣人聚居地,無論是行政權還是實際控製權,其實都不屬於曼尼普爾華族(華族一詞,在大秦王國最高統帥部的行文中出現過一次之後,開始正式成為海外遺裔的專指名詞)。當然了,現在大秦王國最高統帥部非要說這些地方也是華族世居之地,那陰都人除了訴諸武力,還真找不到地方講理去。

\t阿薩姆地區。除了曼尼普爾是華族世居之地,其它地方皆為從緬甸遷來的傣族所占據。如何處理阿薩姆地區的傣人,最高統帥部早有決議。即,如果傣人願意繼續待在阿薩姆地區,則在承擔相同義務的情況下,可以享受和華族一樣的待遇。最高統帥部對待傣人之所以如此優厚,一者阿薩姆地區傣人為數眾多,將來地方的安靖離不開傣人的協助;二者,國內廣之西和雲之南還有海之南都生活著不少傣族人,如果對待阿薩姆地區的傣族人太過粗暴,也許會引起民族糾紛。

\t當然了,因為阿薩姆以及周邊地區的民生治理皆以部族的方式存在,單單這個“承擔相同義務”,便根本沒有辦法在這些地區推行。所以,最高統帥部所謂的給予傣人同於華族的待遇,至少在目前是沒有施行的環境的。

\t有部族,就有部族首領、長老會這種封建落後的玩意存在。這些統治階級為了自身利益,當然要竭力反抗大秦王國軍隊的進入,這也是沿途西路軍一連清肅了十幾個部族武裝的根本原因。

\t可以說,因為大秦王國在阿薩姆地區推行的政策,導致了絕大多數傣人部落選擇投靠敵人陰都。就這一點,最高統帥部內不是沒有不同聲音,不過在歐陽雲放下狠話後,這一政策卻是得到了強行通過。

\t歐陽雲當時的狠話是這麼說的:“我知道,如此一來,阿薩姆其它地方的部族肯定會選擇與我們為敵。但是諸位想過沒有?我們不可能永遠在阿薩姆地區駐紮大軍。一旦大軍撤退,這些之前恭順的部族,他們會怎麼做?我敢肯定,大軍一撤,要不了三年,他們就會重操舊業,甚至會挑起民族紛爭,霸占華族的土地。諸位已經清楚曼尼普爾華族的曆史,曼尼普爾華族曾經是整個阿薩姆地區的主人,他們為什麼會淪落到今天的地步?不就是拜傣人所賜?大家都知道,我個人對於少數民族並沒有偏見。但這有個前提,即他們自己必須認識到,他們首先是華夏人,然後才是某某民族的人。可惜的是,有些人,他們偏偏不能認識到這一點。諸位請不要忘了,當初遠東之戰打響的時候,因為新之疆的事情,我們有多麼的被動!這種虧,吃一次就夠了,難道我們還要吃上第二次?我們天生犯賤嗎?”

\t拉基普爾作為鎮子,在阿薩姆地區就算是地區中心了。不知道是不是被之前的戰鬥給嚇到了,等西路軍開過來的時候,鎮子上家家戶戶門窗緊閉,街上人跡罕至,既沒有站出來像英帕爾的幸存華族那樣滿臉堆笑歡迎“天兵”的,也沒有像那些沿途村寨那樣直接躲在門後麵打黑槍的。

\t馮付軍和他的偵察部隊,是西路軍所有部隊裏麵最為繁忙的。沒辦法,附近林林總總的部族實在是太多,雖說其中一些部族人口不過兩三百人,武器也僅有鳥槍、弓弩之類。問題是一旦他們選擇和西路軍作對,那麼不僅損害士氣而且會嚴重拖延部隊前進的速度。所以,顧戀雲隻得命令馮付軍先行打探清楚,再決定是否快速通過或者留下一支部隊幹脆解決掉一個麻煩。

\t接到馮付軍的報告,獲悉鎮子周圍沒有敵人,鎮子上的人也不像要刻意敵對的樣子。顧戀雲先下令部隊進鎮子駐紮,然後讓狐十三將政治部的人派下去,讓他們張貼傳單並準備晚上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