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鬧劇(1 / 2)

小泉敏一郎滯留澳洲,是希望從澳洲政府那裏將米國人留下的機器設備還有工人拿到手中。米國政府曾經和華國政府有過一段為時不短的甜蜜期。正是在這個時期,米國人從華國人手上淘來了三套白鰭豚戰機生產線、一條山魈生產線。這三條戰機生產線和一條坦~克生產線,還有米國政府自己修建的若幹基礎軍事工業工廠,已經足以支撐起一個國家初步的軍事工業。對於小泉敏一郎來說,他現在人已經有了,資金也不缺,礦產資源什麼的,澳洲和中東就能夠滿足,那麼,隻要將這些機器設備和工人拿到手,他安身立命的本錢也就有了。

那個時空,澳洲在太平洋地區乃是米國的堅定盟友,正是有澳洲政府不遺餘力的支持,麥克阿瑟這個一本人的手下敗將才得以重整河山,並且成就後世的赫赫威名。在這個時空,因為米軍的持續疲~軟,這一切已經變得截然不同。比如說,那個時空澳洲的二戰英雄總~理柯廷此時已經被軍方的布萊梅所取代。而且,幫助布萊梅上~位的正是小泉敏一郎。遠東之戰打響之初,因為柯廷有秘密聯係聯合國,實際上就是向華國政府輸誠,小泉敏一郎策劃了一次軍事行動,借日印反~華聯軍渡過印~度洋前往中東的機會,分出了大約三個師團的部隊往澳洲南方一遊。此時的澳洲軍事實力,早就被麥克阿瑟為首的米國人給坑得隻剩下底~褲了。澳洲政府發現自己在強大的日印反~華聯軍麵前幾乎毫無抵抗之力,隻能選擇拋棄柯廷。

那個時空,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米國號稱天選之國。其實單就地利而言,獨占一個大陸的澳洲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國。地理優勢比米國優越,澳洲為什麼會成為米國的小弟呢?受人口的限製。澳洲作為鳥國曾經的罪犯流放地,從來就不是白人的理想移民地。所以直到1850年,在澳洲先後發現多座金礦後,隨著淘金熱的產生,這才吸引了多個國家的移民,使得澳洲人口開始出現爆炸性增長。

即使如此,受交通不利的限製,澳洲的人口相比其它地區和國家,增長依舊緩慢。所以,直到二戰伊始,澳洲總人口也不過隻有七百萬左右。七百萬的人口,便是百中抽一,頂多也就能組建七萬人規模的軍隊。七萬人的正規軍看似不少了,可是考慮到一本或者其它國家的一個集團軍兵力都在十萬左右,這七萬澳洲軍隊簡直不夠一些軍事強國填牙縫的。那個時空,澳洲先是抱鳥國大~腿,後來又轉抱米國大~腿,原因正在於此——澳洲就好像一個全身披金戴銀又虛胖的富豪一樣,光鮮無比的外表卻掩蓋不了他羸弱的內裏。和平年代還好,一旦發生戰爭,一旦戰爭可能牽涉到它,抱大~腿就成了它唯一的選擇。

如果有得選擇,布萊梅肯定不願意被小泉敏一郎牽著鼻子走。而從柯廷接受鳥國和米國的建議,給一本人一塊土地用於訓練印~度人開始,他還有布萊梅等澳洲政客的命運,實際上就已經被小泉敏一郎這個流氓給控製了。

小泉敏一郎手上可不僅僅隻有三十萬的日印反~華聯軍。要知道他在東南亞的時候,麾下兵力最高峰時可是超過兩百萬人,號稱五百萬大軍的。而現在,即使被華國軍隊一路從馬來半島趕過來,他在巴布亞島、在澳洲北方,依舊還控製著超過五十萬的軍隊。這五十萬百分之九十九由所謂東南亞一本公民組成的軍隊,其中超過三十萬在巴布亞島抵禦著華國軍隊的節節推進,另外還有二十萬則在澳洲北方負責幫助澳洲政府抵禦華國軍隊的南進。

本土防禦不得不依賴小泉敏一郎,這讓澳洲政府的官員在小泉敏一郎麵前天然底氣不足。結果便是,澳洲雖然看似還是澳洲人做主,實際上已經淪為小泉敏一郎的取款機。

柯廷之前暗地裏聯絡聯合國和華國政府,目的正是想要擺脫小泉敏一郎的控製。可惜的是他的手下行~事不密,被一本人提前得知。然後,他又瞻前顧後,不敢放華國軍隊直接進入堪培拉,結果自然也就成了小泉敏一郎手裏的泥團,隻能任由他揉~捏。

49年的8月份,在斯大林重新組建的西北方麵軍在哈薩克斯坦突厥斯坦一帶與白鄂軍隊進行大戰的時候,羊城,聯合國總部召開了一次由華國、嘚國、琺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巴~西等國家元首參加的國際會議。後世,這次會議被命名為“羊城會議”。在與會國家的課本中,“羊城會議”被定義為建立人類文明新秩序的一次曆史性會議。這次會議的發起人,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戴高樂也因此被冠以“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的傑出領袖”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