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特攻部隊的利與弊,小泉敏一郎這個始作俑者當然最有發言權。他組建特攻部隊之初,一度曾以為憑借東南亞土著的龐大人口基數,一旦發動無限製特攻戰術,便是耗也能耗死華國。當時,他確實有理由做出這樣的判斷。因為在與米國太平洋艦隊和米國太平洋陸軍的戰鬥中,特攻戰術已經顯示出了無與倫比的克製屬性。即,米軍明明擁有裝備上的絕對優勢,可是一旦遭遇特攻戰術,米國大兵就好像突然變得不會打仗了一樣,除了失敗便是完敗。正是在米軍身上撈足了信心,小泉敏一郎才信誓旦旦的發誓要重新殺回華國,徹底滅亡華國。那個時候,估計他沒少做這樣的白日夢,想著如何活捉歐陽雲,又要如何羞辱歐陽雲吧?
然後,當氣勢洶洶的日軍遭遇華國軍隊,從最精銳的大和魂到下麵的一線部隊,就全麵被打臉了。
沒錯,就是打臉。對米軍無往而不利的特攻戰術,用到華國軍隊身上,就好像水土不服,又好像天生發育不全一樣,不管一本人用什麼辦法,結果卻無一例外,即賠了夫人又折兵。白白的死了那麼所所謂最英勇的大和民族的精銳士兵,別說拿下華國軍隊占領的某個地塊了,往往還會丟失煞費苦心建立起來的“根據地”。
那個時空,為了對抗日軍前期巨大的軍事優勢,華國軍隊隻能用建立根據地的辦法用時間和空間來拖垮一本人。這個時空,算是報應,在學兵軍強大的軍事優勢麵前,小泉敏一郎也隻能跑到東南亞建立根據地,妄圖通過在東南亞的發展,恢複實力之後再與華國進行博弈。
事實已經證明,小泉敏一郎雖然已經夠忍辱負重了,可是卻未能像勾踐那樣起到效果。乃至於,在華國的攻勢前,他隻能選擇再次跑路。
對米國人那麼靈驗的特攻戰術在華國人身上居然完敗了,不甘心失敗的小泉敏一郎當然會去想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小泉敏一郎花費大量時間研究了大量的戰例,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華國人比他們一本人更加不怕死。雙方都不怕死,勝敗自然還要看裝備。而在裝備上,華國是完勝一本的。弄清楚了這一點,小泉敏一郎再沒了剛到東南亞時的氣焰,這才有了接下來的主動聯絡米國和蘇鄂,妄圖通過聯盟來削弱華國的力量。而事實再次給了他一記沉重的耳光。哪怕是和那個時空二戰之後的兩大巨頭聯手,他卻依舊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不僅如此,好像還拖累了這兩個巨頭,讓它們也開始變得多災多難起來——
日軍在與華軍的對壘中敗於裝備不如對方,這一點,井上成美和小泉敏一郎是有共識的。井上成美聽了小泉敏一郎的分析,認真的想了想,問:“女子誌願軍中有相當多的我國的女兵,對馬歇爾來說,這可是一個有利條件——”
小泉搖頭:“聽起來確實是一個有利條件,可是你也知道現在本土的情況。八格!女人,注定是禍水啊!”
在米國的女子誌願軍中,一本女兵的數量此時已經超過了四分之一。這當然和女子誌願軍的擴編有關係,不過主要原因,還是和一本女人的特性有關。拋開民族等因素不講,一本女人,確實堪稱世界上最好的女兵資源。首先,聽話這一點,便足以將很多國家的女兵給比下去;其次,一本女人也非常肯吃苦,而這,可以視作能否成為一個優秀士兵的前提。再加上,在軍餉的發放上,“聯合國”方麵一直比較準時足量。而此時的一本社會,各種物質奇缺,急需靠外部輸血。於是,加入女子誌願軍反而成了一本女人乃至一本家庭最好的出路。
一本女兵好帶,容易形成戰力,白流蘇的征募方向自然會向一本偏斜。一本急需要外部輸血,“出口”女兵能帶來最急需的大米和各種生活物資,一本現政府自然極力促成。“郎有情妾有意”,一本女兵數量急劇膨~脹,自在情理之中。
大量一本女子前往米國當兵,便是小泉敏一郎不重視這個現象,馬歇爾肯定也會高度關注。馬歇爾和小泉敏一郎現在可是一個戰壕裏的親密戰友,馬歇爾希望小泉敏一郎提供幫助,後者自然不會拒絕。井上成美不知道的是,迄今為止,小泉已經派出了數百人的間諜隊伍前往米國從事一本籍女兵的策反工作。隻是,因為白流蘇那邊早有預防,再加上又有郭慕嶽和孔令儀這兩個腹黑家主持反諜特工作。小泉這麼做的結果,便成了肉包子打狗,沒能策反一個一本籍女兵不說,反而白白葬送了好多精銳部下。要知道,自從中島隨古賢一反出去以後,小泉身邊的特工本就已經成了珍稀資源。這幾百個特工的死亡或者被反策反,對於小泉而言,乃是一個讓他非常肉痛的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