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分歧(2 / 2)

這其實是歐陽雲以及華國最高統帥部的失策,他們忽略了這個問題,並且未能第一時間拿出可行的針製辦法。現在好了,雖然白鄂複國軍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表現出敵意,可是它自身變得越來越強大,這本身就是對華國國境安全的一個巨大威脅。不難想象,華國政府曆經千辛萬苦,歐陽雲煞費苦心的將蘇鄂給鬥倒了,結果卻培植出來一個不亞於蘇鄂的強大勢力。屆時,遠東安全怎麼辦?

“我認為,我們應該立刻讓張老總率部回撤,以巴爾喀什湖為中心,建立防禦陣地。如果中亞人敢公開質疑我國對這些地區的領土權益,那麼就堅決的予以打擊——”說這話的是單人雄。單人雄加入最高統帥部以後,因為他動輒喜歡以戰爭手段解決邊境問題和國家矛盾,儼然已經成了華國鷹派的代表。

他話音剛落,何應欽發聲表示反對。他反對的理由倒也充分,認為國家在巴爾喀什湖一帶缺少統治基礎,真要和中亞人幹仗的話,後勤補給首先便是一大難題:“……我們不能舍本求末。現在且不論扶植白鄂複國和中亞國家獨立這個政策是對是錯,隻談動機的話,我們當初為什麼要做出這個決定?還不是為了應對蘇鄂威脅。蘇俄才是我們在遠東最大的敵人,為了徹底幹掉它,我認為,在領土問題上暫時退讓一下並無不可。有句話,我說了可能有人不愛聽。巴爾喀什湖,原本就不是我國的領土,作為世界大國,又是聯合國的領袖國,我認為我們這個時候應該表現出一點氣度……”

何應欽嘴上說“且不論扶植白鄂複國和中亞國家獨立這個政策是對是錯”,實際上他後麵的話,卻已經直接否定了這條政策。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不能將巴爾喀什湖等地方據為已有,單單為了滅亡蘇鄂,華國需要付出這麼大的犧牲嗎?華國政府有助人為樂的習慣,還是提出這個策略的歐陽雲是一個大傻~子?何應欽的潛台詞,應該偏向於後一條吧。

能成為最高統帥部一份子的,誰不是人精,所以,何應欽這番話才說完,會議室裏的氣氛登時變得微妙起來。而李鐵書、單人雄和鄧錫侯等雲黨分子才要開口駁斥,卻被歐陽雲擺手製止了。

歐陽雲遭到何應欽暗地裏的攻擊,他並沒有生氣。因為這件事上,他確實疏漏了。淡然的掃視眾人一眼,他說:“老單的建議行不通,原因很簡單,我們真這麼做的話,白鄂人會如何想?恐怕,他們會立刻認為我們是在防範他們。現在的中亞,白鄂複國軍才是最強大的一股勢力。我們沒必要自找不痛快。何副總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絕不苟同他關於巴爾喀什湖的說法。巴爾喀什湖自古以來就是華國的領土,這一點毋庸置疑。不說已經被我們承認的元朝,便是唐朝,我們也能在它的地圖上找到巴爾喀什湖。我的想法是,張老總他們不但不應該撤回來,還應該更加堅決的往縱深推進。何副總說得對,我們在遠東和中亞的一切布置,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徹底消滅蘇鄂。我再補充一點,我們不僅要徹底消滅蘇鄂,而且必須做它的掘墓人。最後攻進莫斯科,占領克裏姆林宮的,必須是我們華國的軍隊!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做的話需要付出巨大的犧牲。我想說的是,正因為我們是世界大國,正因為我們是聯合國的領袖國,所以在這種事情上,我們更應該承擔主要責任。這個世界上,如果還有哪個國家可以攻入另外一國的首都,將一個國家徹底從地圖上抹掉的話,這個國家,隻能是我們華國——諸位明白我的意思嗎?”

歐陽雲最後幾句話說得鏗鏘有力,霸氣十足,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影響或者被震懾住了,何應欽也好,馮玉祥也罷,還有李鐵書、宋子文等人,他們怔怔的看著歐陽雲,一時都說不出話來。

歐陽雲這番話,特別是後麵的那幾句,可以說完全駁倒了何應欽關於大國責任的定義。何應欽口中的大國,應該包容其它國家,應該表現得大度。而在歐陽雲口中,大國的定義卻變成了毀滅的代名詞。

孰對孰錯?現場的華國軍政大佬們應該各有觀點,不過從他們皆緘默不言看,至少現在,他們已經被歐陽雲給說服了。對於歐陽雲來說,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