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 / 2)

東昊最重的是讀書人,但是著急趕路的時候,不能背首好詩就出現帶人飛行的鐵鳥啊。對著田裏的麥子讀書,麥子也不能高產啊。

術業有專攻,若是識字但不適科舉的讀書郎們,轉學了各門手藝,怕是沒幾年百業就都興盛起來了。東昊想不昌盛興隆都難。。。”

她說了這些話,口渴之下就把手裏的酒當了茶水喝,最後是說得盡興了,但也醉的不成樣子了。

公治明臉色酡紅,昏昏欲睡的心愛女子,一向冷峻的臉部線條卻扭曲的有些詭異。雲影同風九守在門口,方才的話也聽了大半,這會兒見此,雲影生怕主子惹得皇上厭惡,趕緊上前告罪,末了背了丁薇回去安歇。

留下方信同公治明半晌沒有說話,末了抬頭對視一眼,都是有些不可置信,但又心生向往。

方信當先喝幹杯中酒,開口道,“方才那些話雖然聽著過於離奇,但細想想也有道理。我平日就愛些古怪玩意兒,家裏有個匠人前些日子鼓搗出一種車輪,行走山路可以減輕顛簸。正巧換了七喜平日出門用的馬車,當時我賞下銀子的時候,那匠人就說過,比朝廷的賞格豐厚許多。

如今想來,說不定民間還有許多便利之物,隻不過都未曾獻上來罷了。

若是像妹子說的那般,名利雙賞,想必會有些意料不到的結果。”

公治明倒也不是固執的人,點頭讚同,末了這酒也喝不下去了,直接宣了工部農部的官員進宮問話。

這一問居然還真問出一些事情,朝廷裏對於推進各行各業發展的“聰明人”們也有記錄,但多半是寥寥幾筆,賞銀也從未超出過二十兩的上限。最可氣的是,那些獻上來的各色工具都被扔進倉庫裏睡大覺,並不曾推行半點兒。

聽得皇上問詢,工部一個侍郎居然還振振有詞說先人之法不可改,後人不過是效仿送來騙銀錢。

不必說,這樣食古不化的酒囊飯袋,當即被清出了朝臣的隊伍,惹得兩位尚書和侍郎都是膽戰心驚,凡有所命,無有不從。

第二日,就有公告鐵上了城牆根兒,還有京都外的村鎮,甚至各個州府也有傳達。至於那些先前曾記錄在冊的聰明人家族,更是直接有文書送去。

朝廷如此大的動作,怎麼會逃過手眼通天的京都百姓們談論。

於是先皇打算抬舉工匠的猜測,傳揚的漫天飛舞。普通百姓還沒什麼,但工匠裏的那鳳毛麟角一般存在的幾個頂尖世家卻是激動了,直道老天爺終於聽到了他們的盼望之聲。

但謹慎的好習慣又讓他們迅速冷靜下來,最後每家挑了一樣拿手之物進獻入宮。

不過半月功夫,整個光明殿的偏殿就擺滿了各色物件兒。有能幫忙點籽的耬車,有四輪馬車,有高產早熟的稻種,林林總總百十樣。

有些改進需要時日才能驗證,比如新稻種,有些則當時就能看出好壞。

丁薇興致勃勃在光明殿裏泡了兩日,結合前世所見所聞,對很多東西都提出了更多更好的改進方法。

雲影和當歸兩個隨在她身後,邊走邊記錄下來。最後送到公治明的案頭就是厚厚一本,惹得當時在座的幾個閣老都是疑惑不已。

但公治明卻沒有替他們解惑的打算,直接讓人分別抄寫好,附在那些物件上又返還回去。

結果,第二日皇宮門口就被工匠們遠遠圍了起來。

人人都想拜見這位指點他們改進的大師,很多他們在製作過程中的困惑,隻因為幾個字就茅塞頓開。

興奮之情,怎麼也無法發泄,著急之下就顧不得皇宮是如何肅穆威嚴之地了。

幾個工匠世家多少還有些顏麵,托人遞了貼子到工部一位侍郎門上。

那位侍郎多少知道一些實情,哪裏敢怠慢,立刻呈給了皇上。

公治明好笑,又讓風九送給了丁薇。

丁薇正忙著同戲班子排新戲,趕著第一場雪的時候,請官眷們進宮聽戲賞雪,替公治明開戰一下“夫人外交”。

突然見得呈上來的貼子,她還有些遲疑。並不是她害怕出頭,實在是天色漸冷,懶惰成了走動的大敵。

但宮門外的匠人們卻都同前世那些科研人員一般,一根筋的脾氣,不等到他們盼望的大師出現,絕不罷休。

丁薇無法,知會過公治明之後就把太學一側的一座五進院子撥了出來,安排這些進獻的匠人住進去,然後她則換了男子裝束,每日過去走動那麼一兩個時辰。(不是拖遝,鋪墊伏筆,準備大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