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船隊回來了(1 / 2)

泉州府的港口,一如往日的忙碌。好似自從泉州的船塢由方家楚家接收,造出了能遠航的大船,不斷來往南島同東島開始,泉州就一直清淨過。

往日隻用幾根木樁幾塊木板搭建的碼頭,如今早就換成了青石累積的,遠處長長的海堤直接延伸出去十幾裏,幾處駁船的海灣裏停了沒有出海的漁船,還有一些等待裝貨,或者等待添加食水的過路船隻。

如今東島和南島都不在被壟斷,航海線早早就被打探出來。男島的新鮮水果和海貨先前還是新奇東西,如今在北方還能賣個金貴價格,但在泉州這裏,卻是家裏稍微有些底子的孩子都能吃上那麼一兩次了。

而東島上的曠工也能吃上家鄉的臘肉,或者不時家裏的書信了。東島上那些總讓人看著就覺得不舒服的土人,首領們穿上了來自東昊的綢緞,用上了東昊的瓷器,東昊的點心,南島的水果。

普通土人也用上了東島的鋤頭,粗麻,燈油,各種各樣的物件。

這就是商業發達的的好處。

雖然說士農工商,商賈排在最末,但人人也不得不承認,沒了商賈,這個世界就亂套了。雖然不至於餓死,卻活得要艱苦很多。

隨著天上的太陽開始西沉,碼頭上的小販卻是越來越多了。賣酥糖的,賣瓜子點心的,賣鹵味的,賣酒的,都在街邊固定位置擺了攤子。

而很多大小子們則背著裝了海菜的筐子則含著手指在攤子前走過,末了蹲在船塢的大門外,等待家裏的父兄或者祖父下工。方家和楚家是出了名的寬厚,從不苛待工匠,除了四季發放吃用之物外,工錢也很是豐厚。

幾乎每日下工,忙碌一日的工匠們都會買些酒菜或者孩子的零嘴,媳婦兒的木簪,老娘的點心之類拿回去。

這也是這些小商販聚集的原因,也是孩子們風雨不誤,每日來接人的原因。

可是這一日,船塢的大門卻是提前兩刻鍾打開了,走出來的卻不是工匠,反倒是數不清的車馬和年輕力壯的人手。

這些車馬幾乎是毫不停留,一溜煙兒的趕去了碼頭。

碼頭不遠處,有幾家平日供商賈們落腳的客棧,茶樓和酒館,見得這個陣勢,就有初次前來的商賈拉了小夥計問道,“小兄弟,這些車馬要去哪裏啊?”

那小夥計跑去門口,一邊扯了肩膀上的布巾抹汗,一邊翹腳張望。

半晌卻是突然驚喜衝著櫃台裏嚷道,“掌櫃的,是去島上的船隊回來了!”

“真的?”老掌櫃立時合上了手裏的賬冊,撩起袍子角,迅速走去了門旁。

遠處海天相接的地方,已是隱隱能看到大船的影子了,黑壓壓一片,卻是看不清有多少條。

老掌櫃滿是皺著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惹的小夥計湊趣問道,“掌櫃的,這次三小姐該有消息送回來吧?”

老掌櫃幹咳兩聲,瞪了他一眼,“多嘴,還不去幹活兒?”

小夥計被罵了,也不生氣,笑嘻嘻又跑去給客人倒茶水。

老掌櫃家裏的小閨女,先前看中了一個木匠,老掌櫃心疼閨女,怕閨女嫁去受苦,一直不同意。但小閨女是個有主意的,不吃不喝四五日到底逼著老掌櫃把她送出了門。

大夥兒都以為那小木匠會依靠嶽父,畢竟嶽父沒有兒子,還開了這家茶館,不大不小,也算一份產業呢。

但小木匠卻極有骨氣,先前楚家招人隨船出海的時候,他就報了名,帶著媳婦兒毫無牽掛奔前程去了。

但他是沒有牽掛了,他的小媳婦兒卻是爹娘的心頭寶啊。閨女遠在不知名海島,做爹娘的怎麼可能不惦記。

老掌櫃嘴上不說,其實每日都要在門口往海上張望個七八次。特別是這次,雨季後,船隊又帶船隊出海,捎去了老兩口給閨女的衣料還有一些散碎銀子。那之後老掌櫃就更是差點兒把眼珠子粘在海上了,今日隻不過低頭對了一會兒賬冊,不想船隊就回來了。

客人裏有相熟的人,就忍不住高聲問老掌櫃,“蔣掌櫃這是惦記閨女了!”

老掌櫃哼了一聲,卻是嘴巴極硬,“不孝順的丫頭,我才不惦記她呢!”

眾人都是笑起來,不肯戳穿一個父親的謊言。

先前開口問話那個外地商賈卻是著急了,拉了小夥計的袖子,塞了幾文銅錢又道,“小兄弟,你還沒說說這船隊是哪裏來的呢?”

那小夥計仔細打量這商賈身旁還做了兩個隨從,都是風塵仆仆,不像什麼壞人,就小聲道,“客官剛來,怕是不知道呢。這船隊是楚家的船隊,先前去了海外島嶼,剛剛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