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程大友說起船隊回去的事,公治明就把一隻小箱子交給了他,連翹更是大包小包的取出來一堆。
有給主子和小主子的針線,有在街邊買的小玩意兒,還有給當歸準備的添妝,零零總總加一處,程大友帶走了整整兩隻大箱子。
連翹扶著門扇,眼見程大友帶人走遠,長長歎氣,“桃源島上這個時候正熱鬧呢,婦人和孩子們挎著籃子去趕海,捉了小蟹子送去海鮮醬作坊,賣個幾文貼補家用。男人們也有去礁石上坐了,一邊吹海風一邊喝酒。小主子們保管在石堡頂樓跑來跑去,程嫂子幾個追在後邊照看。主子就依靠在軟塌上,或者說閑話兒,或者給小主子們講故事。。。”
她這般感慨,倒是聽得公治明出了神。
待得平定了兩路反王,春播也結束了,他一定要回趟海島。安哥兒還好,已經懂事很多,但悅哥兒和晴兒兩個還不知道爹爹長什麼樣子…
初春的清晨,北風依舊有些寒涼,但都城外的護城河已經是開化了,河堤上成排的柳樹已經隱隱約約有了些綠意,不知道誰家的鴨群嘎嘎叫著在河水裏肆意遨遊,偶爾一個猛子紮下去,吞下一條無名小魚,就會越發歡喜的拍打著翅膀,在河麵上半滑翔,惹得附近的孩子因為別老娘嚴令不準下水,嫉妒心起就撿了石子扔過去。
但是很快,家裏的老娘就攆了來,趕了鴨群,扯了淘氣小子們回家。
原因無它,今日是大軍出征,討伐兩路反王的日子。
欽天監裏所有術士,焚香沐浴,齋戒三日,最終推算出一個最適宜出征之日。
十萬大軍齊齊列陣在城外十裏,高高的點將台上,身著金色盔甲的公治明,親手解下了要上佩劍賞賜給楚老將軍。
將軍出征,天子授劍,從此將軍之令將是整支大軍的最高指令,這也是保證令行禁止,統一指揮的最有力保證。
楚老將軍單膝跪地,鄭重接過寶劍,末了站起,轉身抽出寶劍,直指向天!
“天命所歸,旗開得勝!”
“將軍威武,將軍威武!”
十萬兵卒齊齊舉起手裏的刀槍,指向天空,高聲應和。
楚老將軍忍不住一腔熱血沸騰,臉色漲紅,平生征戰無數,卻是第一次如此渴望勝利!
他猛然把劍插進劍鞘,轉而轟然跪倒,“皇上放心,老將出征了,反王不平,老將誓死不歸!”
“反王不平,誓死不歸!”
十萬兵卒依舊齊齊應和,公治明親手扶起了老將軍,“大越男兒,英勇無敵!保家衛國,榮耀至極!朕等待你們早日凱旋!”
“吾皇萬歲,吾皇萬歲!”
別說十萬兵將,就是遠處送行的百姓們也是跟隨高喊出聲。
公治明扭頭同旁邊的宣旨太監點點頭,那太監深吸一口氣,拎起手裏昨日趕製的建議喇叭就喊開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今日起,大越皇朝頒布擁軍令,壯士保衛家國,不幸殞命者撫恤銀兩二十,至親免糧稅三年,領敬老銀十年。不幸傷殘者,安置銀兩十,朝廷安排差事,每月有薪俸,終生繳納辦稅…”
原本十萬兵卒和百姓們還好奇,這個太監拎著個古怪的東西罩在嘴上要寫說些什麼。
但是,所有人都是越聽越是激動。
先前都是隱約聽人說起過東昊實行的安兵策,聽說是那位菩薩一樣的皇後娘娘冒著老古板們抨擊她幹涉政事的風險,親自上書替兵卒們爭取來的獎賞。
不想如今,新皇居然要在大越也如此實行。
雖然他們都知道出征是為了保家衛國,但誰的性命之憂一條,沒有人敢說半點兒不怕死,畢竟家裏還有年邁的父母和妻兒。
如今皇上在誓師出征的時候,當著全天下的麵前如此承諾。
他們還怕什麼,若是運氣不好,本事不濟沒了姓名,家裏人有銀子養活父母妻兒,不用納稅,三年就能裝滿糧倉,每月還有銀錢可領。
若是斷了手腳,那也不用怕半死不活拖累家人。不說差事是不是辛苦,起碼每月有薪俸養活自己。
這真是名副其實的安兵策,實實在在免去了所有人的擔憂,安心出征!
“吾皇萬歲,吾皇萬歲!”
這一次,沒有將軍帶領,所有人都齊齊跪倒,含淚高喊。
十萬兵將,外加所有百姓,都臣服新皇如此的心胸和仁德。
點將台上,公治明背了雙手,俯視他重新壘起的根基,眼底卻是淡淡的遺憾。
若是他心愛的女子在多好,這樣的時候,這樣的榮耀,他要與她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