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方信被丫鬟引進大廳的時候,一見董三老爺夫婦的臉色,很是有些頭痛。但好友已經浪跡天涯去了,他也找不到人,隻能先把眼前事應付過了,之後再算總賬了。
他也不是拖拉的人,更何況這事也是速戰速決最好…
董三老爺和董三夫人兩人傻傻望著地上的箱子,還有走的沒了人影的院門,好半晌也沒回過神來。
他們就是做夢也沒想到,貪吃又嬌憨的閨女當真入了皇上的眼,而且成了皇上身邊唯一一個女子。這原本是他們夫婦做夢都盼著的結果,卻怎麼就歡喜不起來呢。
閨女是板上釘釘子的皇後,但皇上卻帶了皇後…都掉了!
董家除了幾箱子聘禮,什麼都沒了。說好的榮華富貴呢,說好的國丈國母呢…
“哎呀,天殺的混蛋啊,怎麼就把我閨女拐走了!嗚嗚!”
董三夫人拍著桌子還要大罵,卻被眼疾手快的董三老爺捂住了嘴巴,即便那人已經走了,但誰知道他是不是留了後手啊。你沒看六大世家的院子裏還冒著濃煙嗎,董家即便再強勢,總不如六大世家吧?
“別鬧了,閨女都跟人家走了,鬧下去除了丟了顏麵,還有什麼好處?”
董三夫人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到手的鴨子飛了,巨大的失望讓她不甘心。
“看看秦家留下的聘禮吧,等以後風平浪靜了,咱們再去看看閨女。”
董三老爺本來是為了安撫一下自家媳婦?,哪裏想到打開箱子的時候卻被滿箱子的珠光寶氣驚得一跳。
“秦家這聘禮也太重了,足夠聘取幾十個閨女了。”
董三夫人也是喜得眼睛放光,撲上前這個摸摸,那個看看,最後卻還是道,“我家閨女做的是皇後,這些聘禮…嗚嗚,好好的皇後怎麼就…”
“不要說了,事到如今,這就是最好不過了。”
不說董三老爺一家如何糾結,隻說方信回府就接了消息,老爹要他入宮。不必說,定然是要他去大越接回好兄弟的差事。
想起當初,好兄弟一家那般出京,他心裏的火氣就壓不住。
但如今怎麼說,天下一統,好兄弟做了開國帝王是件好事,他不能攔阻。不過,即便是龍椅也不是他的好兄弟被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理由…
踩著清晨的露珠,遠襯著田野裏的萌萌綠意,東昊的使節團終於出發了。金河口前,自然是千好萬好。但是過了金河口,踏上大越的土地,使節團的日子就越發難過了。
雖說百姓讀書者少,但人心卻從來都是清明。大越二十年來,雖說未起戰亂,但早已被天災人禍折磨的民不聊生。如今剛剛迎來新皇,平定反王,糧稅降到了三成,老天爺也開恩,風調雨順,正是一切都順利的時候,東昊居然跑來搶他們的皇上。
這簡直不能忍受!
於是使節團的船不熟悉河路擱淺了,找不到人拉纖,路上補給也是千難萬難,惹得眾人都是抱怨連連,但依舊“堅定”的往大越都城挺近。
當然,有人找到方信頭上,想要他出頭給大將軍寫封信,有了大將軍首肯,一路總好過一些。
可惜,方信一句他不是官身就推個幹幹淨淨。
一路上,偶爾坐在船頭喝壺老酒,吟誦幾首詩詞,簡直不要太自在啊。
好不容易到的都城,東昊的官員們恨不得喜極而泣。
大越的鴻臚寺到底也沒有把事做絕,還是安排的驛館給使節團住下。
使節團規規矩矩遞了拜見的帖子上去,然後能做的就是等待了。
若是大將軍念著舊情,肯見他們一麵,他們才好賠罪,進而說服大將軍回去重新接掌東昊皇位。
當然,這些等待的人裏是不包括方信的。
剛剛踏進都城的城門,方信就被人直接迎進了皇宮。
這會兒,迎春花樹下,老酒,好菜,已經擺的滿滿當當。
連翹歡喜的同花蝴蝶一般穿梭在灶間同院子之間,幾乎把海島上送來的好吃食都做好端了上來。
方信這個吃一口,那個夾一筷子,吃的歡快,不時懷念感慨道,“哎呀,這個蟹子還是新鮮時候味道最好了,這般醃製失了風味。這個龍骨魚也是,海裏釣上來,直接切片,沾了薑醋吃下去,簡直鮮的讓人吞掉舌頭。”
公治明何嚐不知好友又在玩笑,故意惹他垂涎,但他也不氣惱,微笑聽著,偶爾啜一口美酒,滿心透著的都是歡快。
他鄉遇故知,還是多年的兄弟和好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歡喜的?
方信誘惑半晌,見好友也不曾上鉤,於是哈哈大笑,抬手替他倒滿酒,嚷道,“也不知道我妹子看中你什麼,這般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