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古法玉器(1 / 2)

第20章 古法玉器

一輛白色寶馬520駛來,是周敏來了,還有他爺爺白石老人。對於白石老人張超還是很尊敬的,立即迎了上去。

“隻不過小小的工作室開張,竟然勞您大駕,實在是過意不去啊!”

“小友這是瞧不起我老人家啊!如果不是聽敏敏提起,我還不知道你有這樣的喜事啊!”

“算不得什麼喜事,不過是找點事做罷了,總不能整天閑著不是!”

“年輕人有你這樣想法的著實難能可貴啊!”

“老先生裏麵請!”

吉時到,鞭炮齊鳴,足足持續了好幾分鍾,頓時吸引了許多人。其實,從剛剛客人的座駕,又是勞斯萊斯,又是寶馬奔馳,就已經有人注意了,甚至有記者關注。

開門大吉,效果遠遠超出預料,當然,這全靠小麗和師韻,他這老板除了弄來一大頓貨外,幾乎什麼都沒幹。

張超,小麗和師韻忙著招呼客人,介紹商品。小麗和師韻雖然不太懂玉石翡翠,好在兩人國學功底了得,口才更是沒的說,也能說的像模像樣,不過她兩隻能招呼不懂行的。至於張超,那就是專家級別的了,自然是給行內的前輩介紹了。

“這些都是張先生親手雕刻的?”顧老板驚訝道。他搞收藏的,當然也搞古玉,現場這麼多人,恐怕沒有誰比他更懂玉了。

玉之好壞,一看質地,二看工藝。現代的玉器很多都是機器加工,雖然雕工精美,卻少了古玉的古樸氣韻。當然,也有不少手動雕刻的精品,卻是一件難求。以古法工藝雕刻的,全國估計也找不出十人。

顧老板之所以會驚訝,正是因為張超的這些作品都是以古法工藝雕刻出來的,而且看作品上線條的流暢,構圖之嚴謹,竟然有超越古法的意思。

說道玉器的古法工藝,起於秦漢,發展與隋唐,至宋明清,更是達到巔峰。可惜晚清時,華夏垂暮,許多文化遺產失傳,其中就包括古法工藝。

“確實是我雕刻的!”

“顧先生在華夏玉石界名聲顯赫,難道對小張的作品有什麼看法?”羅教授問道。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這些作品的雕刻技法乃是古法工藝!而且是隋唐之前的古老工藝,如今隻能從一些古玉中見到了。”

“竟是如此?”

幾位老者都是一驚,紛紛拿起作品欣賞起來,他們雖然不專與玉器,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被顧老板這麼一點,也都點頭讚同。

“秦漢乃至更早的古法工藝早已失傳,國內曾有一批學著試圖從古玉中恢複其工藝,可惜數十年努力,卻沒有多大的進展。今日能夠見到古法工藝重現世間,此生無憾了。”顧老板激動的說道。

“顧先生慧眼如炬,不過我的雕刻技法卻算不得秦漢古法,乃是已秦漢古法為基礎,融入了後期一些古法工藝而成,說起來算是複古式的工藝吧!”張超謙虛的說道。他可不敢承認自己精通玉器古法工藝,不然的以後恐怕天天都有人來找他了。

古法工藝之所以被玉器界追捧,便是成品後能一絲靈氣。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收藏家喜歡古玉的原因,靈氣真正能夠養人的。

“難怪我感覺這些作品中有其他的韻味,不過這些韻味讓作品更具靈性了。”顧老板拍手說道,他有些激動,差點沒有手舞足蹈起來。

“張先生,你這裏的玉器我全包了,開個價吧!”顧先生突然說道。

不僅他們這幾人,還有周圍所有的人都驚訝的看著這位儒雅的中年男子。

張超的玉器標價都奇高,就算一件玉質不怎麼樣的小吊墜都要數千元,至於質地稍微好些的,基本都是萬元以上。原先小麗和師韻都覺得太貴了,怕是賣不出去,提議降價,可張超就是不願意。現在看來,似乎賣幾萬塊都不算貴。

所有作品,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有多少,應該不少於五千件。其中不乏一些上好的羊脂白玉和冰種翡翠,真的按原價賣,沒有幾億怕是拿不下來。

“顧老板,好東西大家分享,你在的太貪心了吧,要不咱兩一人一半。”李老板哈哈笑道。

“多謝兩位抬愛,可是全賣出去了我這店還怎麼開呢?”張超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

“張先生可以再做嘛!”

“這些可是我多年的積攢,再說了,物以稀為貴,如果我的作品太多的話,恐怕就沒那麼大價值了。當然,開門做生意沒有把客人往外推的道理,今天在座各位,每人都可以購買三件,任意三件。”張超說道。

全場嘩然,這是要限購啊。 什麼情況,好多人都蒙了。不是說生意不好嘛,不是說人氣不夠嘛?現在好了,竟然來了個限購。

在場許多都是大學生,大多數人平時一個月生活費也就千把塊,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小雨那樣的小富婆。別說三件了,恐怕一件都買不起。他們過來就是壯壯人氣,打打醬油的,沒想到遇到如此盛況。

“這位同學,可願幫忙買三件,我會支付給你們三千元報酬。”顧老板率先出手,李老板不甘示弱,商人逐利,本性使然。至於白石老人和蘇教授二人還是比較注意形象的,沒有那麼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