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成功:“名牌”是無形的財富】
1998年9月8日,江蘇森達集團在人民大會堂宣布:意大利的尼科萊迪、百羅利、法爾卡三家著名鞋廠將定牌生產森達皮鞋。這標誌著中國製鞋業開始向皮具王國意大利輸出自己的名牌。森達從毫無名氣的普通企業成長為名牌企業,靠的就是“實施名牌戰略,創造名牌產品”。
森達品牌的崛起,源於公司董事長朱相桂受到的兩次刺激。第一次刺激是在廣州。有一年,廣州某家商場搞展覽,櫃台前人頭攢動,顧客爭著選購一種皮鞋。朱相桂也拿起一雙,一看竟是自己企業生產的產品,僅僅是貼上了一個外國的品牌,價格就比森達的出廠價高出6倍多。第二次刺激是在北京。當森達剛剛進入北京燕莎購物中心的時候,盡管售貨員再三推薦,可顧客使勁搖頭:“沒聽說過這個牌子。”
這兩件事使朱相桂思考很多,最終悟出一個道理:牌子沒名氣,再好的貨也不會成為大眾的消費熱點。於是在1992年元旦前夕的員工大會上朱相桂提出,名牌是無形的財富,名牌是特殊的生產,森達要發展,就必須創名牌。 從此,“打出中華民族的世界名牌”就成了森達人的追求目標。當年企業就拿出500萬元投入廣告宣傳,幾年來投資做廣告、建賣場的資金累計達3億多元。
終於,森達拿到全國皮鞋行業唯一的馳名商標。森達不僅叫響了自己的牌子,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接連奪得“中國首屆鞋王”“暢銷國產商品金橋獎第一名”“中國馳名商標”等殊榮。森達皮鞋成為市場最具有號召力的品牌、名牌,連續多年成為行業第一。
用人之道“和為貴”
“時機成熟的時候,我不會攔住他(陳義紅)的發展,就像當初沒有人攔住我的發揮一樣。”
——李寧
如果說李世波夫婦給了李寧生命,教練們給了李寧體育事業,那麼健力寶集團的李經緯便給了李寧事業的第二次生命。漢城一役,一敗如斯,李經緯對李寧不離不棄,又是高調聘請他,恢複他的聲望,又是給他出主意,讓他開拓新事業,最後還出人出錢,幫他樹立起了李寧牌運動產品的品牌。在李寧事業小有成就的時候,李經緯勸他“自立門戶”,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扶一段,送一程,李經緯對李寧的照料可謂無微不至。
商海浮沉,時隔不久,1988年的情形再次上演,不過這回二李對換了一下角色。當李經緯身陷健力寶公司的產權糾紛時,李寧適時地出現在他身邊,給他以無言的支持。後來,健力寶公司被三番兩次地折騰,而李經緯也被廣東省人大以涉嫌貪汙犯罪為名免去全國人大代表的職務,一度急得突發腦出血,成為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神”。得知恩人李經緯患病之後,李寧連夜趕到空軍醫院探視李經緯,安慰他的家人。
後來,身心俱疲的李經緯徹底告別了健力寶公司,而健力寶公司也於2007年被台灣統一集團收購。在此期間,為了使李經緯寬心,李寧多次邀請他到李寧公司新的總部所在地——北京遊玩。如今,李寧搬到了香港,李經緯在李寧的安排下北上養病,一直住在北京。李寧每次回北京的時候都會抽空去看望李經緯。
【複製成功:懂感恩才能成正果】
傳說,有個寺院的住持給寺院立下了一個特別的規矩:每到年底,寺裏的和尚都要麵對住持說兩個字。第一年年底,住持問一個新來的和尚心裏最想說什麼,這個和尚說:“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問這個和尚心裏最想說什麼,和尚說:“食劣。”第三年年底,這個和尚沒等住持提問,就說:“告辭。”住持望著他的背影自言自語地說:“心中有魔,難成正果,可惜!可惜!”
住持說的“魔”,就是新和尚心裏無盡的抱怨。這個新和尚隻考慮自己要什麼,卻從來沒有想過別人給過他什麼。哲人說,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和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他人沒有給過我任何東西。”這種人隻會抱怨,而不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