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第二刺,直衝著李江心口的一刺,是誅心之刺。是張書辰在告訴李江,“勿忘本心”,不得不說張書辰這幾棍做到了,他重新讓李江正視了自己的內心,讓李江醒悟了之前的傲慢,讓他變成了許多年前那個初心依在的年輕人,讓他願意慷慨赴死,而不是苟且偷生,放棄那報那一拳之仇,用兩棍換得一個大漢洗心革麵,值不值?值與不值不好評說,但看這張書辰的笑聲,再看看李江羞愧的神情,這兩棍應當是值得的。
再就是那出棍間的笑容,也不像李江和老爺子想的那般,既不是譏諷,也不是嘲笑,而是戲耍,沒錯就是戲耍,張書辰為能騙的了李江和老爺子而開心,這份開心的心情再也藏不住了,從而在臉上顯露了出來。
而這笑落在當時的李江和老爺子等眾人眼裏,那便是張書辰在嘲笑李江蚍蜉撼樹自不量力了。這事張書辰可算是有點冤枉了,明明是好心好意祝你洗心革麵怎麼就成了嘲笑了呢。
還有便是之後那幾棍,是什麼意思呢?
老爺子和李江看著張書辰的背影苦苦思索著。
在這時一旁保護老爺子的眾人,其中一位大漢衝著同伴說到:“就這麼完了,這不是在跟我們開玩笑嗎?”
聲音不小,沒有風雨聲的幹擾,這聲音傳的很遠,不僅老爺子聽到了,連不遠處樹旁的李江都聽到了。
“開玩笑”。
李江和老爺子頓時明白了,這張書辰是在跟李江開玩笑。也許是覺得李江提心吊膽的樣子甚是好笑,所以便多刺幾棍,沒有什麼寓意,不是告誡。隻是覺得好玩、開心,那便刺就是了。所以在李江氣結不散時,他正好刺中其咽喉幫李江打散了鬱氣。也許是覺得過早結束不好玩吧。
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棍,所以李江罵他,他不生氣。本就是為了玩耍,要是過早結束那就不好玩了,所以他樂得看到李江生氣,李江越生氣他就越高興,這應該也算是另外一種報複吧,在心理上的報複。
所以李江詞窮不願再搭理他時,他露出一副懨懨的表情,因為不生氣不反抗的李江就不好玩了,沒意思了。
所以張書辰轉身走了,因為這裏沒有什麼好留念的了。
這是什麼性情?
孩童嗎?
一個擁有恐怖實力的年輕人,竟然像個孩子一樣,輕而易舉的就原諒了自己的仇人,甚至還用兩棍驚天之刺言辭振振的教育了一番自己的仇人,讓他改過自新。
這......應該怎樣用語言形容呢?
擁大力而不欺人。
應當為俠!
清風拂過,吹動著小溪濺起一陣漣漪,同樣吹得人臉上癢癢的不過卻很是舒服。
那些野獸大多也都三五成群的冒出頭來,也不鳴叫,也不動彈,隻是靜靜地目送著他們眼中的天遠去。畢竟好久沒見過他了,上一次見他他還抱過我呢,還誇我可愛。眾獸中一隻不起眼的的小獸甜甜的想到,當然這是所有野獸的心中所想,不過其他野獸沒有這隻這麼幸運罷了,未被他一親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