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報完名號,瞧也不瞧我們,又拍馬欲走。曹操疾呼道:“壯士慢走,不知意欲何往啊?”
“今聞黃巾倡亂,有誌欲破賊安民。”關羽見曹操客氣,也就搭理幾句。
“這真是太巧了!”曹操道,“我奉朝廷詔書,正欲要整肅軍馬,前往破賊。如果壯士不棄,我們可結為兄弟。你來我軍中效命,這樣既可報效朝廷,又能保衛一方平安,不知壯士以為如何啊?”
“這個嘛……”關羽有些猶豫,“我還是不考慮了。”
“為何啊?”曹操問道。
“關某熟讀春秋,萬事以孝為先。接到家母書信,稱要我家去和另外二位好漢桃園三結義,自起爐灶幹出一番大事來,畢竟,常年在外給人打工也非長久之計。”關羽完,頓了頓道,“告辭!”
關羽更不答話,拍馬急奔而去。曹操眼看著關羽的遠去,眼中竟有些許失落。他忽然掏出一支筆,把關羽的名字記到了自己的袍底。
“江湖奇人,自不可以常理推測。”我終於掙紮著爬了起來,安慰曹操道。
“嗯。”曹操這才想起我的傷勢,忙喊道:“走,走,等會給你點個烤全羊,好好養養傷。”
“……”我大怒,“我吃貨的形象就這麼深入你心嗎?簡直欺人太甚,再加一壺女兒紅!”
又過了幾日,我的傷勢逐漸平複。黃巾軍勢大,漢朝半壁江山已經被占據,一時民間百姓多有恐慌,曹操發布了征兵令,一時參軍人數踴躍,倒是很短時間內就召集了五千軍馬。又請我這位道士看了吉日,定於三日後兵發潁川。
林總鏢頭知道我要出征,特意按照我的尺寸,為我送來了一口大刀。我抽出一看,這口刀一看就是重金打造,刀刃寒氣逼人,吹發可斷。刀背上還有一條血槽,看上去煞是威風。也剛好,我的劣質大刀被關羽震出了兩條口子,我正愁無刀可用。許劭還是托人給我送來了十兩黃金以及一些碎銀子,以資路途所用,我自然照單全收。
無論如何,在這個江湖上我總算有了朋友。
這一日,秋高氣爽,我們就向潁川出發了。一眾百姓都來送行,我大喝了幾碗水酒,拍馬一陣狂奔,隻覺得很是痛快。
官道平闊,雖然這世間並不太平,可這一路上倒也風平浪靜,沒出什麼波折。我和曹操日出則行,日落則息,執鞭徐行,談些武林掌故江湖逸事(多是他講與我聽),日子好不愜意。有時,曹操也會與我品評下大勢,我似懂非懂,他看我興趣不大,也就不怎麼給我聽。
閑來無事,曹操也拿來幾本筆記來給我看,裏麵無非是少年英俠仗劍江湖(我注意到,筆記裏的英雄都是用劍,卻很少用刀),斬除奸佞修練神功抱得美人歸之類,倒也大有趣味,讓我秉燭連看了幾個通宵。
就這麼樣,轉眼二十餘過去,我身上青長衫也已經洗過幾次,兵卒們也都埋怨起來。道長期在外隻能吃素也沒甚葷腥,女人更是一個月都沒見著一個,確實心癢難耐。我倒覺得也還好,常年在終南山上住的習慣了,頓頓有飽飯就已經是不錯的日子了。
大軍行的緩慢,大約有了大半月時光,才到達潁川。剛要埋鍋造飯,忽然斥候來報:“前方三裏處,發現大量黃巾軍流寇。”
曹操大驚,趕忙和我一道上高處查看,卻見黃巾軍的大纛寫著“地公將軍”與“人公將軍”,原來卻是張梁和張寶兩個兄弟到了。曹操對我言道,黃巾軍有三個頭領,第一個是人稱“大賢良師”的張角,他二人是張角的兄弟。
隻是,那兵將倉皇逃串,看上去毫無章法,人數雖眾,卻很不成體統。曹操大喜,對眾將士道:“看來黃巾軍已經被皇甫嵩大將軍殺敗了,今日正是搶人頭的好時機,我們快快殺下去吧!”
曹操自己打起旗幟,眾兵士發一聲喊,齊齊朝黃巾軍衝鋒過去。我騎著高頭駿馬,此時正是男兒立功名的好時機,自然手執大刀一馬當先,朝著黃巾軍衝殺過去。我從未經曆過陣仗,一口氣衝進了人群,卻發現眼花繚亂,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這可如何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