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太史慈(1 / 2)

次日一早,我身穿青色長衫,身背屠龍寶刀,胯下棗泥馬,也不召喚兵士,徑自來到了北海城外。隻有幾個好事的要看我如何與敵將交手,便跟了過來。

東方微白,我坐立馬上,往常與趙雲記憶中的點點滴滴便湧上心頭。那總是一張冷漠的臉,連眼神中都帶著寒氣,也不知道何時起,對我溫柔了起來。想那日在北海城中,我倆假裝兄妹再次賣藝,竟然被孔慶東那廝看上了,我心中一樂,哈哈大笑起來。

那許千雪看在眼中,卻是秀眉微蹙,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過不多久,北海城門果然大開,一位白衣將軍單槍匹馬走了出來,離的遠看不真切,我便趕忙打馬迎上,一心想著要見趙雲。但馬到近前,我才發現那人雖然白袍銀甲,手持亮銀槍,但濃眉大眼,卻顯然不是趙雲。

我心中頗為失望,但既然來了,也不能掉頭就走。於是便上前抱拳一禮道:“請教將軍大名。”

那白衣將軍本來見著我來,手持弓箭,拿不定主意,也不知我歡喜地的要來作甚。這時見我抱拳行禮,當下也抱拳道:“在下東萊黃縣人也,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

“原來是子義兄,失敬失敬!”我平日裏熟讀俠客筆記,那《三國演義》中的明白,這人是個猛將,不想在此遇上了。

“請教將軍大名?”他見我氣度不凡,也自請教道。

“在下長安人士,名叫段大虎。”我連忙答道。

“原來是段兄,不知所來何事?”太史慈一臉的沒聽過。

“在下是黃巾軍頭領,特來向子義兄討教。”我道。

“既然如此,那就動手吧。”

我卻不動手,問道:“黃巾軍已經將北海城重重圍困,你又何必來送死?”

“太史慈出外學藝期間,蒙郡守孔融大人照顧家母。現孔大人有難,我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又怎能不來北海報恩?”

我心下暗付這人果然是個重情義的好漢。

他卻不知我所想,而把我當成大敵,裝好弓箭,摯起長槍,挺身便刺。俗話“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我的寶刀長則長矣,但與他的長槍還是不能比,但見他長槍刺出,槍花四起,讓我摸不著頭腦。但我已經不是初出江湖,倒也不懼,屠龍大刀揮舞起來,也是刀刀致命。便是這樣你一槍,我一刀的鬥將起來。

那邊蕭寒衣卻著急了起來,本來好是見我義弟,卻和來將打鬥了起來,生怕我一不留神把敵將給殺了。看我與來人鬥了五十多個回合猶自不分勝負,這才安下心來。

忽然,太史慈長槍直刺我麵門,我不閃不避,用刀身擋住,他又以槍做棍,朝我脅下打來,我力聚雙臂,一刀迎著他的長槍砍去,隻聽得“當”的一聲,竟將他的長槍從中砍成了兩段。

太史慈大驚,扭頭邊跑,我總不能真的衝上去把他斬於馬下。便佯做追擊,大喊道:“敵將休走!”聲音巨大,但卻勒住了棗泥馬,故作那馬不聽話,追趕不上。這時卻聽頭頂“嗖”的一聲箭響,卻是太史慈取出了長弓,一箭朝我射來。我心下明白,他故意敗走,原來就是為了用箭射我,可我幸好沒有真的追擊,躲過了一劫。

我佯裝大怒,拍馬向前,太史慈見一箭不中,本想逃走,可我快馬大刀已至跟前,太史慈閉眼道:“大業未成,奈何死乎!”我一刀卻斬了個空,朝著太史慈悄聲道:“子義兄弟,你我假裝相鬥,我有一言要和兄弟。”

太史慈會意,拿起斷槍,和我打鬥了起來。我道:“北海太守孔融大人本是我相識,不想卻在近日遭遇黃巾軍圍困,我有意要救孔北海,不知子義兄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