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再三推辭,可我看到他實意高興的樂開了花,便不理這些虛偽之人,徑自去吃馬肉了。當下商量已定,眾人請袁紹登祭壇祭,袁紹拿著個竹簡念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趁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
他放下書簡,拔劍大聲道:“有渝此盟,死於亂刀之下!皇後土,祖宗明靈,今在此立誓,請實鑒之!”他的言辭慷概,眾人受他感召,均涕泗橫流。於是,我們拿匕首刺破指尖,將鮮血滴在碗中,歃血為盟。
當下,任命長沙太守孫堅為前部,袁術為糧草官,其餘眾人為中卷,殺奔汜水關來。這汜水關過了便是虎牢關,再過去便是洛陽。董卓自然不敢怠慢,我們接斥候訊息,他派了驍騎校尉華雄來守關。
大軍人數眾多緩緩前行,卻不料正行之間,一名斥候來報:“濟北相鮑信為國立功心切,前去汜水關挑戰華雄,結果被華雄手起刀落給殺了。”
想著鮑信不自量力,袁紹等人雖然口上悲痛,內心卻也不以為意。又過了幾日,清晨時分袁紹擂鼓召集我等諸侯,眾人大驚,趕忙前去營帳中開會。卻聽袁紹道:“前幾日鮑信不聽號令,擅自出擊,被華雄殺了那是咎由自取;可現如今,我剛接到孫堅來報,華雄趁夜偷襲,大敗孫堅,挫動了我軍的銳氣,如之奈何啊?”
眾人大驚。諸侯間深知孫堅威猛,手底下又有程普、黃蓋、韓當等一眾猛將,不想竟然慘敗如斯。因此,當袁紹問起誰願前去挑戰時,十八路諸侯竟是無一人做聲,還有幾個膽的托口去上廁所,竟溜得無影無蹤。
“盟主,我願前往!”我看無人挑戰,心想我這刀多日不出鞘,再不動動手腳武藝怕已經荒廢了。
袁紹一看是我,大喜道:“段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我是親眼看過的,有你出馬,則華雄可斬矣!”
正之間,忽然探子來報:“稟報主公,華雄引五百鐵騎下關,用長杆挑著孫太守的頭巾,來寨前大罵搦戰!”
“迎戰!”袁紹命令道。
等眾人走出營帳,曹操拉住我道:“段兄,等會要戰華雄,你切不可上陣就去廝殺。”
“這卻又是為何?”我問道。
“陣前比將,自然要是從將開始來,有一些將想出頭,自然要去打名將,如若勝了便是當世名將,萬一輸了也無甚大礙。可如你直接上陣去戰名將,那自然有人覺得你是為了出風頭,勝了被罵敗了被罵更慘,因此萬萬不可強出頭啊!如你等高手,壓軸出場較為穩妥。”
聽曹操一席話,我恍然大悟,於是謝過了,便組織人手上陣去了。
兩軍站定,我看陣前站著一人,身長九尺,虎背熊腰,豹頭猿臂,應該就是華雄了。華雄罵道:“無知反賊,誰來送死!如果無人,我便回家去陪娘子去也!”
眾將士大笑。
袁紹怒道:“誰敢去戰?”
我還沒答話,果然袁術背後轉出一員猛將,道“將願往。”便拍馬去迎上了華雄。我正待問曹操這人是誰,卻不料話還未開口,隻聽得“哎呀”一聲,猛將兄的頭顱就已經落了地。我張大了口,半不出話來。
太守韓馥道:“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袁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去了。可過不多時,一通鼓還未打完,我定睛一看,潘鳳的腦袋又掉在了地上。
這下眾諸侯都傻了眼,有幾人提議道,不若先後退五十裏,再另作計較;也有幾人建議,也可先送幾個美女過去,以驕其心,等華雄那廝手足疲軟,方派人斬之。諸侯們用計如神,袁紹卻眉頭緊皺。
我卻還記得,前幾日歃血為盟時,眾人慷概激昂大喊的口號:“赳赳武夫,共赴國難!”
這才過了幾日啊。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