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百裏奔襲(1 / 2)

呂布退軍了。和他一同撤退的,還有董卓的二十萬大軍。隨後,董卓宣布了一個驚的決定:遷都長安。

董卓的原話是:“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吾觀旺氣實在長安,吾欲奉駕西幸。”當時就有大臣楊彪諫言了,長安是個窮地方,冬還有霧霾,荒廢破落依舊,現如今連狗都嫌棄,去了如何生活?董卓大怒,又要殺人,被一幫朝廷大臣勸住。

臨行前,董卓放了一把火,把二百年的東都洛陽燒了個一片焦土,也不理會皇帝的哭勸,毀了劉氏的宗廟。更找一位民間摸金校尉胡八一的,把曆代先皇墓穴盜了個一光二淨。聽民間傳言,這胡八一進了墓穴馬上就要開棺,剛點上蠟燭就被陰風吹滅,這在盜墓的這行中是大忌,可胡八一欲退而不可得,那董卓蠻橫,漢代祖宗的陰風也阻擋不了董賊盜墓的決心。當然,從墓中挖出的寶貝可是不少。

流星馬急報各鎮諸侯,董卓遷移洛陽人口百萬,已經趕往長安。袁紹急令追趕,數十萬大軍殺奔洛陽。我所率領的黃巾軍都是長這麼大從來沒見過帝都的,一聽要去洛陽,都興奮的睡不著覺,催促我趕快出發,好去看看大城市的景象。

於是我二更造飯,三更便出發。走路上一看,前麵孫堅的部隊已經搶先一步,率先開拔,看來他的士卒比我們黃巾軍還更沒見過世麵。

行至明,洛陽城已經遙遙在望。想我一年多前曾在此逍遙快活,可現如今火焰衝,黑煙鋪地,二三百裏,不聞雞犬人煙,我隻得先吩咐了五千軍士救火,又於荒地上屯住軍馬。過不多久,袁紹的盟主大旗緩緩到來,袁紹和曹操在洛陽原本都有府邸,兩人對視一眼,都震驚的不出話來。

曹操道:“這董賊實在可惡,目前他遷移百姓西去,諒也走不多遠。他士氣低落,將士離心,現在正是追襲的好時機,一戰可定乾坤!”

袁紹沉默不語,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曹操生氣道:“好的捍衛漢室,可現如今得了洛陽,你們卻各有私心,皆為豎子,不足與謀!”

“曹兄,我願隨你前去追擊董卓,殺回我老家看看。”我大聲道。

曹操拍拍我道:“好兄弟!”

於是,我領了五千黃巾軍鐵騎,曹操也領了五千兵馬,更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等一班虎將,前去追擊董卓。

曹操路上與我言道:“董卓之所以遷都長安,主要為長安地勢險要,有‘崤函之固’。當年秦國據守長安,各諸侯數次圍攻長安也未攻打下來。”

“何為崤函之固?”我問道。

“崤是指崤山,函呢是指函穀關。自古為險要的關隘。函穀東起崤山,故以並稱。出自漢·賈誼《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曹操解釋道。

我這才知曉,原來長安城還有很多山,終南山隻是其中之一。追了一日夜,沿途皆是百姓的屍體,惡臭撲鼻,竟然長達百裏。偶爾問得個活人,道董卓沿途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百姓們哭聲哀嚎遍地,死了不少人。

我心裏歎道:“果然如張角所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到達了滎陽地界,看兩旁山勢險要,曹操忽然勒馬不前,對我道:“這裏地勢險要,恐怕有埋伏。”正之間,斥候來報,前麵發現了大批百姓。

曹操很高興,看來是真的追上了董卓。於是我們快馬加鞭趕上前去,卻有一彪人馬攔住去路,為首一人正是呂布。曹操大罵道:“逆賊!你劫持子,遷徙百姓,要往哪裏去?”

呂布道:“要戰便站,哪來那麼多廢話!”

我正欲擎刀大戰呂布,曹操陣營中閃出一個漢子,卻是夏侯惇。隻見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以前我從未見過曹操這批堂兄弟的武藝,卻隻見夏侯惇槍法嚴謹,氣力不凡,武功當和我在伯仲之間。果然,隻見這個夏侯惇剛戰了六七個回合,拍馬便回陣來了,去的時候氣勢不凡,回來時候竟是悄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