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一僧一俗(1 / 2)

那泗水河水如驚濤駭浪,卷起地上泥土,如挾地之威,撲向曹操精兵。幾乎同時,曹操軍中數員大將以手中兵器插入地麵,將方圓三裏震出了一個大坑來,氣機湧動,正麵迎上了水浪。

浪不竭,風亦不休!

正僵持之間,忽然見水浪之中出現了一把大劍,劍氣如虹,驚徹地,劈向曹操大軍。氣牆頓時破了,曹軍之中,被硬生生劈出一道幾尺寬的裂痕來。

一劍擊來,外飛仙。擋者皆死!

夏侯惇手持長槍指向外,大喝道:“來者何人?”

曹操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三千虎豹騎奔騰如虎,團團圍住迷霧。這世間,沒有人能一個人打敗三千鐵騎。那麼,兩個人呢?

此時,我聽到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貧僧乃浮屠寺掃地僧人李鐵心。”

眾人大駭,這個浮屠寺又不知道是個什麼寺,連一個掃地僧都如此厲害,那還了得。

隻間迷霧之中一隻大鳥在翱翔,待那鳥飛得近了,從大鳥上下來一個人,邊走邊摳著鼻屎,要多邋遢多邋遢,卻不是墨家蕭大師是誰?原來那一劍,竟然是他的淚痕劍所發,怪不得劍氣逼人,眾將無法抵擋。

這僧人看上去卻也不過三十多歲年紀,慈眉善目,雙耳低垂,麵色中隱隱帶有佛像。

“你個禿驢,來湊什麼熱鬧?”

“善哉善哉!陶謙施主皈依我佛,修建我大浮屠寺,廣施善緣,現如今陶施主有難,我又怎能不來?倒是蕭施主千裏迢迢來此,所為何事啊?”

蕭淚血歎道:“我墨家主張廉愛非攻已逾千年,不曾想現如今有人不僅打仗,而且屠城,我不能不來勸勸。”

“下大亂,你勸得住嗎?”和尚低眉稽首。

“我是勸不住,可你竟比我先到了,有你來勸料想是能勸住的。我倆奔行八百裏,還是你贏了。”

他倆的開心,我卻聽得咋舌,敢情這兩人竟然比拚了八百裏腳力,才到得此處。又聽白衣僧人道:“輸贏不過一念之間,算不得施主輸了。可是非大道卻不能混淆,今日還是要問施主一句,這下是先有佛還是先有墨?”

“下皆白,唯我獨黑。自然是先有墨!”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佛家認為眾生平等無二,原是同出一理。殺業造就戰爭,戰爭必定生靈塗炭,雖世間事因果循環,但今生的因又難免成為下一世的果,卻又何必。我佛第一大戒就是殺戒,佛是更徹底的兼愛。佛曰普度眾生,教人向善,修輪回修圓滿,所以佛才是根,墨家不過是果。”

“非也非也!墨家人出身貧苦百姓,下興亡,百姓皆苦;因此下興亡匹夫有責。墨家‘審治亂之紀’,‘處利害、決嫌疑’,主張積極入世,改變下。你佛家隻會勸人向善,立地成佛,可你不見惡人遍地,不入世又怎能出世,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施主謬論!先秦以來,諸子百家不過是佛法進入中國前的先期教化,那些聖人們,皆是我佛菩薩化身。蒼生塗塗,下繚燎,諸子百家思想隻是世間法,而佛法超越了世間法,以己身修來世才是大道。”

兩軍陣前,數萬精兵之中,這一僧一俗竟然辯論開墨家和佛教孰先孰後,孰優孰劣的問題來,旁若無人真乃下奇談。我一愣神的功夫,兩人爭持不下,竟然打了起來,卻如山野村夫一般,你一拳我一腳,拳拳到肉,爪爪見血,看得人慘不忍睹。

曹操一時愣在當地,向左看去,夏侯惇、曹仁、曹洪等人暗自搖頭,向右看去,於禁、樂進、典韋等人也麵麵相覷,一時都沒有了主意。可他們均知這兩人世外高人,是萬萬招惹不得的,因此隻盼他二人一通亂打,竟然同歸於盡,這下便也得以太平。

這兩人終於打的精疲力盡,蕭大師的腳趾插入了白衣僧人的鼻孔中,白衣僧人也拿住了蕭大師的大穴,腳抵在了蕭大師的咽喉之間,大口喘著粗氣,竟然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時隻見一個書生騎馬跑來,馬是“豐田”,人是蕭寒衣。蕭寒衣到了兩人跟前蹲下,道:“師傅,李前輩,你們……你們可還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