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打仗之時,派遣哨探前去探聽敵情最為重要,哨探便是大軍的眼睛和耳朵。劉備自是其中行家裏手,他派出哨騎一百餘人,隔一個時辰便回報一次。越是接近袁術治下下邳地界,便越是頻繁回報。
卻大軍馬上接近盱眙地界,哨探回報,袁術軍中大將軍紀靈率領十萬軍馬前來與我對陣。我隻有三萬兵馬,因此依山傍水下寨,進可攻退可守。
關羽道:“紀靈是是山東人,為袁術手下大將,聽百戰而無一敗績,是山東名將。”
“能打的過不?”我身為刀客,大刀殺敵一對一自然不懼,但目下兵馬數少,又遇到了一位名將,自然是心中忐忑。
“待我明日去會他一會。”關羽道。
“好,有雲長兄出馬,閻王老子我也敢和他鬥上一鬥。”這倒是實話。
是日,我自引兵出陣。見那紀靈濃眉大眼,虯髯胡須,麵相甚是凶惡。手提一口三尖刀,估計重量有五六十斤。我入了江湖這些時日,兩軍陣前也是熟客,在漢末此等亂世,按照慣例兩將對陣首先並不是去拚個你死我活,而是先要互相大罵上一通,誰能罵得對方惱羞成怒,是一件很鼓舞士氣的事情。不管對麵的認識不認識,大罵一聲“反賊”總是沒錯的,這下皆是反賊,誰也不知到底誰家是正統了。
估計就算是獻帝劉協親自上得陣來,也有人敢罵他一聲“反賊”,畢竟,這江山本是少帝劉辯的。都是董卓這廝倒行逆施,亂行廢立之舉,才有了今日之局麵。
且,我正清理了下嗓子,還未上前去罵紀靈,卻見那廝指著我大罵道:“段大虎你個村夫,大膽反賊,安敢侵犯我們地界!”
我亦大聲罵道:“袁術身為漢臣,吃朝廷俸祿,卻有稱帝之不臣之心,我今奉子詔書,特來討伐反賊,你膽敢來拒我,罪不容誅,快快下馬束手就擒!”
紀靈一看我果真有子詔書,自知理虧,惱羞成怒拍馬舞刀向我殺來。我嘿嘿冷笑,卻見關公大喝道:“匹夫休得逞強!”迎著紀靈廝殺起來,雙方擂鼓助威。
師傅曾為我講解下兵器,這三尖刀並不屬於十八般兵器之列,而屬於奇門兵刃。具體用法有:劈、攪、衝、紮、撩、點、崩、摔、纏、繞、撥、攔等,使得好的人也就罷了,如果使得不好,反而累贅。比如“力劈華山”這招,我的大刀使將出來,自然手起刀落,順風順水。而這個三尖刀就有些不倫不類了,就好似一杆紅纓槍上綁了個榔頭,有力是有力的,但就成了“力砸華山”,莫名讓使狼牙棒的英雄笑話。
但那紀靈,手底下武藝可真是不含糊,卻見關羽一招三連斬,三道光柱劈向紀靈,紀靈用三尖刀左挑右刺,刺向關羽右肋。關羽又砍向他的手腕,紀靈用他的兵刃架住,大戰了三十回合,竟然不分勝負。
關羽大怒,使出了一記絕招來,隻見他刀尖朝,刀身之上青龍隱現,頭頂聚起一片烏雲,就要一刀“泰山壓頂”滅了紀靈。
“且慢!”紀靈刀交左手,右掌往前一推,姿勢瀟灑道。
關羽本是個實在人,看他如此以為真有事要,便也收勢放下了刀。卻聽紀靈道:“打了幾十回合有些口幹舌燥,等我回去喝杯茶再來和你鬥個你死我活!”
“哼!”關羽身子一側,意思就是默許了。
那紀靈打馬就走,誰料過了一個多時辰,日頭已經正當頭而照,紀靈還不出來。我問劉備道:“紀靈幹啥去了,到底還來不來?”
誰料不問還好,一問之下劉備登時大怒,指著關羽道:“二弟啊,你為人老實,我都了多少次了。紀靈那廝回去喝水你就讓他回去了?他一會要撒尿一會要拉屎,這仗還打不打了!你先把他的頭砍下來,再喂他喝水不遲啊……哎,孺子不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