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雲慘淡,早晨猶如黃昏,荊州上下一片蒼茫。
落葉蕭蕭而下,劉備和張飛已經退到了一片灌木叢林之中,大纛旗上的“劉”字尚依稀可見,但卻被踩在了泥濘裏,漸漸地失去了本來的麵目。
戰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團整肅的排列在“曹”字大纛旗下嚴陣以待,憤怒的新野士卒已經撐到了現在,但卻難以麵對虎豹騎數量占優下的攻勢。
“喝!”曹軍列隊,對新野的士卒進行最後的斬殺。
樹林中,劉備早已泣不成聲,這些年,他自從“桃園三結義”起兵以來,除了在北海呆過短暫的一段安寧日子,其它時間都是急急如喪家之犬。
劉備已經累了,累的有些心灰意冷。
這次一敗,下雖大,卻再也沒有了立錐之地。百姓信任他,可最終還是免不了曹軍鐵騎的踐踏,未來在哪裏,如同這氣,讓人無從猜透。
他突然有些想念諸葛亮了,不知道軍師怎樣了?
而此時,諸葛亮卻在和劉琦闡明著利弊:“大公子,荊州雖然被劉琮等人獻於曹操,但段大虎將軍和劉皇叔仍在,新野還有一萬兵馬。況且蔡瑁等人雖然貪生怕死,降了曹操,但荊州忠義之士何其之多,荊襄九郡又怎會輕易臣服曹操?”
劉琦裹著毯子,臉色蒼白。上次受傷未愈,加上最近事情頗多,竟然一病不起。
在劉表的心目中,這是一個懦弱的兒子,身為一個武將,卻在打獵的時候連隻鹿都不敢射殺,這讓劉表很生氣。在荊州諸將的眼中,劉琦不過是個喜歡看書的公子,沒有野心,更沒有行動。但沒有幾個人知道,在他瘦弱的身板之下,藏著的卻是比父親更大的抱負。
儒家學出來的讀書人,都有一個治國的夢想。
劉琦不軟弱,隻是“藏拙”。
但此時,他的確很猶豫。戰爭仍在繼續,一方如猛虎,虎視眈眈,另外一方一直都是一隻喪家之犬。如果江夏的三萬兵力貿然參與這場對抗曹操的戰爭,那意味著隨時都可能惹火燒身,弄不好就是一敗塗地。
曹操統一北方後,太強大了。劉琦不禁有些埋怨自己的父親,當時官渡之戰時,劉表不願出兵去攻許昌,如若當時那麼做了,此時也不會陷荊州於如此危境。
“咳,”劉琦終於發話了,“孔明軍師,你真的以為荊州還有救嗎?”
諸葛亮並不急著回答問題,而是輕搖折扇,也同樣在思付著。他本是經緯地之才,但不料初出茅廬,便遭遇了如此重大的挫折:新野城不出意外地失守,荊州輕易被曹操占據,這讓以荊州為根據地,奪取蜀地以為後援的計劃落空。
而此時,大戰來臨,兵敗如山倒。出了茅廬,還不如不出茅廬。阿醜總是比他看得更透徹些,那時他其實早已想和段大虎來打拚江山,但阿醜攔著他,道:“你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一生嘔心瀝血但終究要客死他鄉。”
諸葛亮不信。實際上,早在第一次見段大虎之時,他就知道了這個少年是“龍皇血脈”,是下共主。更因為,每代縱橫家都有兩名弟子,而他的師兄司馬懿已經出了山,選擇了曹操;這下,於他要難的多,可他還是決定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