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刀的寒光在曹兵中翻滾,如白鯨翻騰,所向披靡。不一會兒功夫,便殺了一百多號敵兵。段大虎一路衝突,卻也逐漸看到了虎豹騎圍住了趙芸,鮮明的黑衣黑甲重圍之中,一道白虹劃破際。
段大虎奮勇向前,一人攔住了去路,正是曹操的胞弟曹純。曹純背著曹操的青虹寶劍,冷眼瞧著段大虎。
曹純性格沉默,不喜與人交談,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是曹操的心腹愛將。曹操的最精銳之師的統帥不是許褚,也不是夏侯惇,而是這個曹純。他被後世稱為曹軍“八虎將”之一,其餘人分別是:獨眼將軍夏侯惇、虎步關右夏侯淵、有人之稱的曹仁、精忠救主的曹洪、千裏駒曹休、入為腹心出當爪牙的夏侯尚、抗蜀名將曹真。
虎豹騎之所以為戰力第一的恐怖所在,就因為曹純世界曆史上第一支使用馬鐙的部隊。在馬鐙出現之前,戰馬的作用一般是用於拉車,春秋時期的戰爭就是選一片開闊地,戰車對衝,因此,早期騎兵的作用非常有限,一般被用於偵查敵情。在虎豹騎之前,騎兵在正麵戰場上的作用一直遜於步兵。在中國象棋中,馬見了卒子就必須繞行,就是一個形象的例子。
然而馬鐙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麵:有了馬鞍、馬鐙兩個支撐點,騎士得以像一個三角架一般穩穩固定在馬上,在春秋戰國年代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率領騎兵長途奔襲三三夜,都因為馬鐙成為了可能。
自由了虎豹騎以來,曹純賬上就有兩顆重量級人頭:分別是袁紹長子袁譚和烏桓單於蹋頓。
在追擊新野兵團之時,虎豹騎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火燒新野之後,曹純率領虎豹騎和張飛、關羽、趙芸都有交戰,要不是虎豹騎的衝擊,三人所帶士卒也不至於被重逢的七零八散。
此時,狹路相逢勇者勝,段大虎的長刀仍在滴血,也冷眼看向攔在他麵前的曹純。
青虹未至劍氣至。
在曹營中用劍的高手,曹純便是那一劍光寒北方五州之人,他是曹營最鋒利的那柄出鞘劍。
青虹寶劍僅是劍出三寸,便氣象恢弘。出劍一寸時,風雲起;出劍二寸時,平地起了炸雷,出劍三寸,便是大珠珠落玉盤了。
劍氣如珠,數以千計的珠子劍氣,滾滾前衝。
飛花摘葉的絕頂武功,也需要以花和葉為媒,而曹純之劍,則聚真氣為媒,殺敵隻在無形之間。
出劍一寸時,段大虎一拳擊在了劍鞘之上;出劍二寸之時,段大虎一肘打在了曹純的胸口,但依然沒有阻擋青虹寶劍出劍三寸!
出劍三寸之時,段大虎一拳打在了地麵之上,一拳擂響,引來地牛掀身的景象,翻覆地,不斷有一道道黃色龍卷破土而出。
細的雨滴停止了墜落,而是停在了半空中。劍氣凝聚而成的青色珍珠在雨滴和黃泥的絞殺中紛紛撞爛崩碎。
地一片混濁,遮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