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離別(2 / 2)

無花給了他一個吻,道:“段郎,你好自珍重,我這就去了。”

段大虎笑著擺擺手。也不見無花如何作勢,便如仙一般飛掠而去,終於在空中,隻剩下了一個白色的影子。

不知道為何,段大虎忽然覺得內心空空蕩蕩的,好似失去了整個世界一般。

他終於明白,世間有一種思緒,無法用言語形容,粗獷而憂傷。

……

經過這場修行,對地萬物有了新的理解,這促使了段大虎的武藝精進。他體察體內,白色金蓮又盛開了七十二朵,不知不覺中,自己再次步入了洞玄境。

武道需要磨礪,方能成為不世高手。此番與東皇一番大戰,卻讓他更深刻的理解到了武道的人之境。這東皇不知是何人物,竟然能力厲害如此?即使是地仙境界的左慈出手,也依然讓他受傷遠遁而去。

“也不知江夏如何了?”段大虎此時方才想起目前的危難局勢,如果曹操強攻江夏,那就所剩無幾的那點兵馬,可是滅頂之災。

當然,在段大虎所知的曆史之中,並不是如此演義的。可這個三國已經有太多的曆史被改變,誰也不知道曆史真實的麵目是怎樣。

他記掛著眾兄弟的安危,一路急奔,最後也是乘著漁民的船隻到達了江夏。見著劉備時,劉備都快要哭出聲來,段大虎再不回來,這江夏也是沒法守了。

打仗時,主公在外生死未卜,卻讓士卒如何自處?人心散了,隊伍就沒法帶了。

諸葛亮也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按照計劃,他早該在幾前就到達江東,然而段大虎遲遲未歸,卻讓這場隔江的談判變得更加艱難。雖有劉備在穩定軍心,但終究是讓接下來的戰鬥意義渺茫。

諸葛亮言簡意賅,出了和東吳結盟的戰略意圖,段大虎自然並不反對,這幾乎是曆史唯一的走向。但是東吳真的就如中所,那般的推心置腹嗎?段大虎似乎有一些不可捉摸的不確定,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段大虎略一思量,道:“諸葛軍師,我陪你一起去江東。”

“啊?為什麼要這樣,萬一江東危險,可如何是好?”卻是劉備忍不住插話道。

“現在我軍和曹操兵力懸殊,困守江夏孤城,有我在和沒我在都是一樣。然而,當前的重中之重卻是與東吳做好聯盟關係,有我親去把握要大很多。況且,諸葛先生一介書生都敢單身過江,我又如何不敢陪他走一遭?”段大虎堅持道。

諸葛亮看著他的神色,卻也多了幾分讚賞。

“主公,你如和我一起去江東,卻要讓你委屈一下了。此番江東態度不明,再加上孫權掌權後江東並未經曆過如此大的戰事,難免意見分歧巨大,如你貿然以荊州之主的名義前去,難免多生枝節。不如你作為我的書童,料想江東也無人識得,好隱在暗處,見機行事。”諸葛亮腦子一轉,便有了計策。

段大虎趕忙笑道:“不委屈不委屈,軍師的在理,就依計行事吧。”

卻在這時,隻聽得門外張飛扯開嗓門大叫道:“大哥,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