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點頭道:“大都督,這打仗豈是兒戲,又如何去試探曹軍?”
“我正在抓緊時間操練水軍,目前出兵是早早地將自己實力暴露於曹操眼皮之下,對後期戰局發展不利。但此戰又十分重要,絕不能輸,但又要不動用我軍精銳之師,可是非常頭疼。因此我昨日回到柴桑之後,閉門謝客也未去拜訪主公,便在思慮這一關節,可惜仿徨無計。”
“大都督現在可是有了對策?”
周瑜笑道:“既然是江夏要和東吳聯盟,但此一戰不妨交由段大虎去打好了。他們和曹操數次交手,知道曹軍虛實,且他手中諸將都是當世名將,此戰既可以挫敗曹操銳氣,也可試探出曹軍實力,又不用動我東吳一兵一卒,何樂而不為?”
“江夏隻有不到三萬兵馬,恐怕不是曹軍的對手。”
“此戰能勝當然是好,可以一舉挫動曹操銳氣,一個江夏都打不過,何談再打江東?可讓他再也不敢覬覦我江東。但如果輸了的話也是無妨,我東吳趁他兩敗俱傷之際,突然出兵,也可一戰而勝。”
“隻是如此的話,便是讓段大虎去承受了這一戰的風險,如果他全軍覆沒,可如何是好?”
“哼哼,”周瑜冷笑道,“子敬你終究還是婦人之仁呐!這下之爭不是兒戲,荊州是曹操和段大虎都覬覦之地,如若東吳不拿下荊州,那偏居一隅僅能自守而已,又如何才能兵臨下?和曹操一戰如若我方勝出,那段大虎定會奪取荊州作為安身立命之所,屆時東吳的大門被人堵住,我等又何以自處?終究免不了再和段大虎一戰。而此番令他們去和曹操一戰,一來可以考驗他們的聯盟誠意,二來又可不費一兵卒輕易消減了彼軍的實力,又何樂而不為?”
魯肅道:“我終究是覺得不妥。既然雙方誠意聯盟,又怎可如此猜忌?若我們失去了這支袁軍,再被曹操占了江夏,那可如何是好?”
“子敬啊,”周瑜頗有些惱怒,但依舊和顏悅色,“非是我對段大虎軍心存猜忌,但大勢就是如此,防人之心不可無。子敬你是聰明人,想想事實是否就是這樣?倘若荊州掉了,又怎麼還會要的回來?況且,在段兵和曹操交戰之時,東吳水軍也會伺機而動,不會讓他們吃了大虧的。”
“好吧,既然如此,那一切都聽大都督安排。隻是,諸葛亮此人才智過人,安能不知都督的意思?如果他不願意服段大虎出戰,又當如何?”
“他會答應的,為今之計要想保留東吳的實力,取得最終戰役的勝利,也隻能如此了。諸葛亮要真知我用意,也斷然不會反對。”
“好,那我們就依計行事,我現在就去見諸葛亮。”
兩人到此處,周瑜府外忽然馬蹄聲大作,像是有大軍兵馬經過。隻聽得管事的扯開了嗓子喊道:“孫將軍到府!”
孫權快步走入,大笑道:“周郎,我的大都督,你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