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澤素有漢末“仲舒”之稱,謂儒家代表人物。少年時家貧,隻得向別人抄書,於是博學多聞。漢末被舉為孝廉,出任錢塘長,升郴縣令,孫權為驃騎將軍時,征召他為西曹掾。
可以,孫家對他有知遇之恩。
名士自有名士風骨。
曹操命令一下,武士們一擁而上,就要捆綁闞澤。闞澤卻一點兒也不害怕,轉身往外就走,走到帳口,忽然仰大笑,似乎遇到了特別可笑之事。
曹操覺很奇怪,命令道:“推回來。”
闞澤又被推入帳中。曹操瞧著闞澤:“你前來下詐降書,理應斬首,為何發笑?”
闞澤上下打量曹操,從容道:“我笑的不是你曹丞相,而是黃公覆目不識人。”
曹操奇道:“黃公覆怎麼目不識人?”
“你要殺便殺,何必多問。”
“闞澤,我自幼熟讀兵書,深知奸偽之道。你們這條苦肉計隻能瞞得了別人,如何瞞得過我?”
“曹丞相,你從何得知我們使的是計?”
曹操站起身來,道:“好,我出其中的破綻,叫你死而無怨!”
曹操沉吟道:“闞澤,黃蓋要真心來降,信中為何不寫清楚哪前來投降?為何不寫清楚投降的地點?到底水路而來,還是旱路而來?這不是詐降書又是什麼?”
闞澤一陣狂笑:“這種話虧丞相得出口!我勸丞相及早收兵回歸許都,如真跟東吳交戰,必被周瑜所擒。久聞丞相雄才大略,慕名而來,原來是個無學之輩。可惜我闞澤屈死在你手!”
闞澤倒也是頗有俠氣,一完轉身往外就走。曹操怒道:“闞澤匹夫,你給我回來!我何謂無學?”
闞澤轉過身形,一指曹操道:“曹丞相,你不識機謀,不明道理,這就是無學。”
“此話怎講?”
“甭問了,你連點兒敬賢之禮都沒有,我了也沒用。闞澤但求一死,死而無憾。”
“隻要你得有道理,我自然敬服。”
“好,我也讓丞相殺我殺個明白。你既是有學之士,怎麼就不懂得背主作竊,不可定期?”
闞澤繼續道:“曹丞相,倘若黃蓋在信上寫好約定的日期,到那卻突然有緊急的軍情,急切之間下不了手,可你按時派人去接應。你去接,他沒來,這樣豈不是就會泄露機密,因此,背主投降之事怎能事先定好日子?你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還要屈殺好人,豈不是無學之輩?”
其實在拿到黃蓋的詐降書之後,闞澤就已經將書信的疑點徹頭徹尾想了數遍,他自幼抄書成一代大儒,做事自然謹慎。
曹操忽然也大笑起來,起身離座,繞過桌案,來到闞澤麵前,深施一禮:“闞先生,曹操見事不明,冒犯尊顏,望先生不要掛懷。”
曹操紈絝出身,青年時惡名昭著,但自起兵之後卻愈發沉穩,知錯就改便是曹操的優點之一。他這一行禮,闞澤往後倒退一步:“丞相,闞澤擔待不起。”
儒家向以“仁”、“禮”著稱,闞澤又還了一禮,道:“丞相,我跟黃老將軍傾心投降,如同嬰兒祈望父母,怎會用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