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心知周瑜的功力數倍於已,若回身相鬥,,隻怕自己會吃不了兜著走,隻得策馬疾奔,周瑜向著曹洪的背心如同疾風驟雨一般連刺數劍,招招勢如暴風疾雨,曹洪並不回身,周瑜的劍術再了得,曹洪聽風辯器的功夫還是有的。
司馬懿,斜地裏攔住周瑜,回首就是一劍,周瑜側身讓過,身隨劍起,於馬上一躍而起,手中寶劍在半空中化為漫劍影向著司馬懿撲擊而下。
司馬懿左手掌力陡出,將周瑜這一劍的力道帶到一旁,右手手中的寶劍,當胸直刺司馬懿,周瑜隻覺得司馬懿掌力雄渾剛猛,實在是自己的平生大敵,不由得暗暗稱奇,卻實在是不知道這司馬懿究竟是何來由。
周瑜多少年來,於武學之道上努力實在是旁人無法相比,不由得暗暗稱奇,眼見司馬懿一劍襲來,有心試試試一試司馬懿真正的功力,眼見這一劍刺到,自己手中的寶劍回身掠過,刹那間,雙劍交觸,兩股巨力碰撞在一起,登時平地裏刮起一陣疾風,聲若龍吟。
“喀”的一聲雙劍齊斷。
“好周郎!”司馬懿不禁讚道。
雙方拆了這一招,俱失了兵刃,向後躍開,均覺得雙臂雙馬,對對方的武功不禁都心存忌憚。
曹洪脫了身,站上將台將手中的令旗連連揮舞止住散亂的陣形,雜亂無章的軍隊登時有了組織,穩紮穩打的站好陣腳與東吳的軍隊相抗。
東吳軍隊見周瑜一馬當先與司馬懿鏖戰,各個皆是以一當十竭力死戰,不斷得衝擊著曹洪軍隊的陣形。但是有曹洪在高台之上的指揮,東吳的大軍衝上了數丈,登時就又被逼了回來。
這時的周瑜與那司馬懿丟了兵刃,已經堪堪拆到了一百招以上,二人皆是當代的武學高手,武功路數各有所長,不到千招以外絕對分不出勝負來。
隻見二人愈是是相鬥,氣勁越是悠長。掌風你來我往,帶起了四下裏的飛沙走石,旁人莫敢近前。
周瑜越鬥,精神便越是抖擻,手上奇招迭出,司馬懿心知多鬥無益,周瑜的武功越鬥越齊,趁著周瑜體內的那東西尚未完全醒來,定要速戰速決。
兩人一個錯身,司馬懿雙掌撲擊而來,周瑜隻覺得司馬懿的一股淩厲之際的內力朝著自己湧來。
心中不禁一驚:“你要跟我比拚內力。”心念一動,司馬懿的內力已經湧了上來,,別無他策,隻得運力相抗。
高手過招,若是招式上差了層次,運力相抗,就不至於有性命之憂,一旦對手出手就是向著與你拚內力那麼定是仗著自己的內力比對方高出數個層次。
周瑜如此想著不敢大意,氣運丹田,靜守不攻,隻待司馬懿內力枯竭,自己便可後發製人方為上策,可是誰知司馬懿的內力如同大江大河一般,奔湧而來,生生不息,一浪未至一浪又起,非但沒有逐漸消減的氣象,反倒愈發的強橫了。
周瑜連拚了三次的內力,那司馬懿的內力竟一波大似一波,自己若是隻采取守勢,來勢積蓄自己非要出事不可,若是自己趁隙回衝,情況就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