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揮灑綠色在荒廢土地上書寫華章(1 / 3)

——訪阜陽萬裏常青苗木生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

投資與創業

作者:卓然

題記:安徽省阜陽市萬裏常青苗木生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三年時間承包荒廢土地造林11.3萬多畝,他創建的阜陽市萬裏常青苗木生產公司也從一個注冊資金僅有10萬元的小公司積累到現在擁有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的綜合性農牧公司。為了讓更多的荒山變成綠洲,他還發起了“全國一千萬畝大造林活動”,計劃用十年時間在全國造林1000萬畝。近日,本刊記者專門趕到安徽阜陽采訪了這位極富傳奇經曆的老人。

高峰的辦公室位於阜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申寨社區辦公樓的三樓,從窗戶看過去,眼前是偌大的一個池塘,池塘旁邊是一條淺淺的水溝,整個開發區的生活汙水就從這裏流過。高峰指著後麵那片含綠滴脆的竹柳林對記者說:“你看,就是這塊土地,多年以來這裏一直都是荒草和垃圾,現在被我租下來種上了竹柳林,這片林子每年都要生產近百萬元的財富。而且竹柳還是一個吸毒解毒的治汙能手,這些居民排放的汙水和生活垃圾,經竹柳林過濾吸收,不僅可以消除大部分氮磷鉀,而且還能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屬成分,即促進了竹柳生長,又起到了環保作用。”

高峰所說的竹柳,又名美國竹柳,是美國加州農大與美國幾家大型紙業集團及美國林業種苗巨頭聯合研究培育的新品種。是通過美國寒柳、朝鮮柳、筐柳、毛竹基因組合雜交選育,利用多元遺傳種質材料,再通過高新技術複合雜交的林木新秀,因樹幹修長,材質如柳而得名。它具有生長快、抗性強、材質好、高密植等諸多優點,其種植密度是楊樹的8倍,生長速度是楊樹的1倍,銷售價格是楊樹的2倍,總體效益是楊樹的15-18倍,同時它還能耐鹽堿、耐水災、耐炎寒,在海灘塗地及鹽堿地等不宜種莊稼的土地裏可以正常生長,所以速生竹柳從其誕生到現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受到林業界專家及科研機構的高度關注,更受到想要快速致富的眾人追捧,是一個亟待開發而十分難得的優質超速生新能源樹種。

就是因為遇到了速生竹柳這一優質樹種,才讓高峰當初不顧家人的反對,拋棄正在經營的生意,一個人來到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租賃土地,搞速生竹柳的育苗和造林。

2008年,高峰在阜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袁集鎮租了130多畝土地建立了速生竹柳純種繁育基地,一邊育苗一邊造林。由於速生竹柳是近幾年剛剛引種試栽成功,目前在我國90%的地區尚屬空白,不少想要植樹造林的人們由於看中了它的速生價值,一時間爭相從基地引種,以致於當年一畝地的竹柳種苗售價高達30多萬元。

2009年基地擴大了育苗規模,一次性育苗231畝,但是種苗依然供不應求,當年每畝產值達到了19萬元。同時高峰對速生竹柳生長習性及其種植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他發明的速生竹柳密植技術,對造林界是一次劃時代的變革,該項技術直接將速生竹柳的育苗和造林效益較以前提高了三到五倍。

近兩年他先後在湖北武漢、潛江、後湖、內蒙古、黑龍江承子河等地區承包荒山荒地11萬多畝進行育苗和造林。這讓他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益。

為了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這一行動中來,他還發起了全國一千萬畝大造林活動。他說,他搞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把數字造林變成實質性造林,所以從始至終,他不集資、不融資、不吸收別人入股。對於每一個願意加入這一活動的人員,他都會按成本價格從基地供應種苗,同時還會全程跟蹤提供技術服務,確保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引種成功。截止2010年底,他已帶動5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共同造林近12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