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營銷備戰篇:未雨綢繆,不打無準備之仗(2)(1 / 2)

丹尼爾·丁·伯斯丁是一位曆史學家、法學家和普利策獎得主,他還是國會圖書館的榮譽退休教授。在一次采訪中,有家雜誌社的記者問起為什麼有人願意多花錢購買皮爾·卡丹產品,伯斯丁回答說,買主是基於一種事實或者說是一種現象來做出購買決定的,那就是“你會對我所買的東西留下深刻印象”。他們可能認為值得告訴別人“我有錢、有品位,而且還有地位和欲望去購買任何皮爾·卡丹產品”。

在顧客的家中和辦公室裏。推銷員同樣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地位象征品,從中可以看出顧客如何受到別人思維的影響。有些推銷員出於提高身價的目的,常常記著一長串顧客的名字,而另一些人卻做得更進一步,他們會拿出那些滿意的顧客親筆寫下的認可、表揚信大大炫耀一番。

這一類信件。尤其是對公司和優質服務大加讚賞的信件,常常能收到很好的促銷效果。但是,有時候推銷員得去請求顧客才能獲得這些信,因為有的顧客雖然感到滿意,對推銷員評價也高,但很少有人會主動寫出來。

比如,當一位顧客說:“喬,從來沒有哪位推銷員像你一樣忠誠地對待我。”喬說:“謝謝。您能幫我一個忙嗎?要是您願意把它寫下來,我會感激不盡。”

正如前麵提到的那樣,顧客的推托態度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他們擔心做出錯誤的決定。他們的邏輯思維是:“他們都是些聰明和敏銳的人,要是他們都買了的話。這產品肯定不錯。”

“我相信一定物有所值。”

在恰當的時機提到那些與目前的顧客屬於同一領域,卻又出類拔萃的人,同樣能顯示出推銷員是一名合法的推銷員——尤其是當推銷員遭到冷遇,顧客對推銷員和他的公司缺乏了解的時候,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因為有些顧客的想法是,如果一定要買,他們就隻願意與有聲譽的公司合作。

推銷悟語:大多數人認為名人做的總是對的。

膽怯和害羞會讓你失去一切

有兩兄弟,哥哥很老實、膽小,弟弟很好強也勇敢,每次哥哥都教訓弟弟:做人要老實點,做什麼事膽小點絕不會吃虧,太勇敢了會因為出風頭惹人厭。

一天,他們走過一片森林,突然,一隻老虎躥了出來,膽小的哥哥看見了凶猛的老虎,全身發抖,把眼睛一閉,等待著死亡,弟弟膽大,眼疾手快,用身上的刀把老虎砍死了。

哥哥獲救後非常感謝弟弟,弟弟說:膽小者給人的印象是老實但會失去一切。

不僅僅麵對惡獸要勇敢,就是在推銷當中,膽怯和害羞也會使推銷員失去一切,因為一旦推銷員害怕的時候,機會就會從他眼前溜走。

事典:增強勇氣最好的方法就是培訓

法蘭克·貝格幹推銷的第一年,因為收入不夠高,又兼職一份工作,給斯古斯摩學院的棒球隊當教練。

工作期間,他接到賓夕法尼亞州切特斯裏基督教男青年會的一份邀請函,讓他參加他們舉辦的一個名為“清潔語言、清潔電話、清潔體育活動”的講演會,並要求他講演。哎喲!這個可難了。要知道,他根本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的勇氣,有時連對一個陌生人說話也會臉紅。他深知這種性格在許多情況下會阻礙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但又不知如何改變;而眼下,那個講演太重要了,他根本無法推托。

第二天,他去了費城的基督教男青年會。向他們打聽有沒有公眾演講訓練班。出乎意料,該會的教育主管說:“啊,我們正好有一個,你隨我來。”他跟著他穿過長廊,到了一間坐滿了人的屋子裏。當時一個人剛做完演講,還有一個人對他的演講評論。坐下來,教育主管小聲說:“這就是公眾演講訓練班。”正說著,又一個起身演講。那個人緊張得不得了,不過,這鼓勵了法蘭克。他心想:“可別跟他似的,我的演講定會洪亮、流利。”

又過了一會兒,原來評論演講的那個人走了過來。教育主管告訴他,此人名叫戴爾·卡耐基。法蘭克對卡耐基說:“我想參加培訓班。”卡耐基說:“那倒不錯,但這個班已過了一半了。”法蘭克說:“不,我要馬上加入。”戴爾笑了,握住法蘭克的手說:“沒問題!下一個就由你來講。”當時,法蘭克緊張得要命,結結巴巴地連一句“你好”都說不出來。

幸運的是,他後來參加了一係列訓練。還有每周的例會。兩個月後,他去切斯特裏基督教男青年會做了一次講演。這時,他已克服膽怯,可以輕鬆地對公眾講述自己的經曆。法蘭克講了他在棒球隊的經曆以及為何中途退出棒球生涯,甚至還講了他的隊友米勒·霍金斯的事兒。這次演講持續了一個半小時,講完之後。有二三十人跑上來和他握手,告訴他他們如何激動。他高興壞了,對自己的演講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