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求情(1 / 2)

蘇拂柳捧著富貴花開的瓷杯,趁著飲茶的功夫,又將那李知祥暗暗打量了個遍。見他卑躬屈膝滿眼獻媚,天生奴性,是個趨炎附勢之輩。暗想沐少蓮嫁過去,隻怕將他治得服服帖帖的,反而叫她得了自由在外興風作浪。

因此略坐片刻,暗暗覺得無趣,又想著芍園此刻不知鬧成什麼樣,因此擱了茶盞帶著靈兒往芍園去。

過了八月十五,金桂謝了枝頭,隻留滿樹青蔥綠葉,倒是月桂還飄香,應著小道兩旁將開未開的秋菊,香氣宜人。

遠遠地,聽見芍園這頭傳來玉瓷碎裂的聲音,又夾雜著沐少蓮的哭喊聲,一個勁說不嫁。

蘇拂柳停步聽了片刻,心中想起前世的事來,隻因自己一心一眼都在沐少卿身上,以為她處處相幫自己,便將她當做知己摯友,凡事與她說來,卻不知她暗中與輕音勾結陷害。可笑的是她被陸夜拿去要挾沐少卿,自己竟還為她說情饒了她性命。

前世自己罪孽深不可贖,她沐少蓮何嚐不是在背後推波助瀾,與陸夜勾結,導致蘇沐二府節節潰敗。

略站了站,忽見戚琳琳從芍園方向來,身上穿著橘紅的夾背褂子,襯裏頭一件黃蕊的鵝絨緞子,係著同色的襦裙,露出一雙絳紫的花邊靴子來。頭發挽的墮馬髻,發鬢兩側簪赤金扁釵,額前懸著一縷流蘇,正一邊走一邊往頭上戴一朵絹紗堆的芍藥花。

因見了蘇拂柳在院外的柳樹下站著,便行了上來,歎道:“老爺都死了這麼多年了,怎麼就鑽出這樣一樁婚事來呢?”

蘇拂柳一手攪弄著一條柳枝,一手撫了撫臉上的百合玉片,笑吟吟道:“到底父命不可違,何況此事又有老太太和老爺子做見證,要退了,蘇府二府幾輩子的老臉恐怕也丟盡了。”

“誰說不是呢。”雖然不恥沐少蓮心比天高的性子,但到底是從小看著長大的,如今見她鬧成這樣,戚琳琳心中也有一絲不忍。“這李家也真是,如今的光景也想和沐府攀親,可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了。”

蘇拂柳咧嘴笑了笑,望著萬裏晴空悠悠白雲,聲音溫和,“我瞧那李知祥生的是一表人才,雖然家世背景差了些,焉知不是池中金鱗?左右沐府家大業大,給蓮姐的嫁妝豐盛些也就是了。”

她伸手折了一束柳條,放在戚琳琳手中,笑吟吟看著她,“三姨娘說,是不是這個理?”

戚琳琳何等精明的人,隻聽蘇拂柳話中的意思,這門親事她是樂見的。早前沐少蓮在蘇府受辱一事,她便覺得是蘇拂柳從中作怪,又加上近來幾件事情頻繁發生,她更斷定蘇家小姐絕非表麵那樣蠻橫,這份心計實在少見。

此時又暗暗觀她,長發在腦後挽了個發髻,用翠玉簪子別住,罩上飛鳳走龍的頭冠。兩側又有珠玉瑪瑙製成的發甸貼著,半張臉被百合玉片製成的麵具覆著,後頭用孔雀翎毛製成了綠葉的模樣托著。

原本灼燒毀去她傾國傾城貌,此刻半張麵具覆蓋,反而叫她多了幾分神秘的韻味,給了人更多的遐想。

看著那雙隱隱含笑的眸子,人們隻會想去探究那半張麵具下的真顏,誰又會去在意這個總是勾唇微笑的女子,心中在醞釀些什麼?

看了半晌,蘇拂柳忽的轉頭也看著她,一雙眼眸似笑非笑,嘴角微微上翹,柔聲問道:“三姨娘在想什麼?”

戚琳琳這才回神,忙低頭下去,“少蓮這樣鬧下去,一定會驚動老太太的。”

“姨娘糊塗了,當年還是老太太和老爺子作保的,豈有不驚動她的理?”蘇拂柳心中冷笑,老太太雖疼沐少蓮,但在蘇沐二府名聲跟前,實在算不得什麼。若此事沒有鬧出來,她還能等事情過去,再給沐少蓮另擇婚配,偏偏此事鬧了出來。

聽她話中如此自信,戚琳琳不覺疑惑起來,暗想當年同李家定親的事原隻有幾個長輩知曉,後見李家行事不妥,有意要退婚。但那時老爺夫人出事,此事便擱置下了,後來李家出事,沐府不好再退,此事也再無人提及,為何一朝就被翻了出來?

見蘇拂柳目光幽幽地盯著芍園,迎風而笑,她心中更覺肯定,因問道:“蘇拂柳,李家翻案的事,莫非與你有關?”

蘇拂柳回頭又看了一眼,“姨娘說笑了,老太太的事,我又怎麼會知道呢?”語畢,便轉身帶著靈兒離去。

她所知道的,不過是前世沐少蓮得知有這門親時,暗中叫人放火燒了難民窟,可憐的李知祥還不知有這門親,一家老小就被活活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