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互聯網金融對中老年群體財富管理的影響(1 / 2)

淺析互聯網金融對中老年群體財富管理的影響

投資理財

作者:張燁 李姿霖 王夢楠

摘要:在2013年,互聯網金融進入人們的視野。它漸漸地從無到有,直到現在已經成為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領域。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理財渠道和新的理財產品,不斷衝擊著人們原有的財富管理模式。本文依據於2014年開展的調查問卷結果來分析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對中老年群體財富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影響。同時分析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對中老年群體理財所具有的風險以及規避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中老年群體 財富管理模式 風險

一、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現狀

(一)互聯網金融的定義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在不同學者的論著中對其有不同的界定,但其都認為是金融業依托新興的互聯網技術,並融合了“開放、平等、協作、分享 ”的互聯網精神,從而造就了互聯網金融這一新的領域。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由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速度所決定,其不僅由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傳統金融行業設計其交易和組織模式,同時電子商務公司、IT企業、移動運營商等也將參與其中。

(二)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金融行業資金融通的功能,隨之而來的便是新興的投資理財模式。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金融中介互聯網化、網絡貸款、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新興的模式不斷普及。

最先進入人們視野的便是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它也是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模式發展的基礎。它以移動通信設備和無線通信技術為技術支撐,能夠使人們方便、快捷和安全的進行網上交易和資金運作。

其次便是金融中介互聯網化,主要有網絡保險公司,網絡證券公司,網絡銀行,金融產品的網絡銷售。餘額寶等“寶寶”類理財產品就是人們最為常用的此類投資理財新模式的代表,此類產品收益適中,風險較低。

然後隨之發展而來的是網絡貸款,其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宜信、陸金所為代表的PTP網貸模式,第二類為阿裏小貸為代表的網絡貸款。前者以投資為主,後者以融資為主。PTP網貸模式的投資,收益普遍較高,風險較餘額寶相對高,行業監督機製不健全。

最後是眾籌融資,其是至在互聯網上直接以項目來進行股權融資和類股權融資,在國內尚在發展中。

二、互聯網金融對中老年財富管理的衝擊

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論中,中老年一般都處於空巢階段,即子女工作離開了家庭,即將或已經步入養老退休的生活。他們在財富上有了一定的積累,隨著子女不再依賴,經濟壓力在降低,但此時他們麵臨逐漸或已經喪失勞動能力,收入在減少的情況。為了能夠擁有一個完美的晚年生活,他們更加渴望通過投資理財達到是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的效果。隨著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新模式的出現,中老年群體原有的財富管理模式受到影響,發生改變。為了進一步了解中老年人群的投資理財模式,我們一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共在南京投放了2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80份,其中50歲至65歲占80%,對此進行統計,獲得了有效的信息。

(一)中老年群體原有的財富管理模式

在調查結果中顯示:未出現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時,從選者人數比重來看,銀行儲蓄為最主要理財方式,其中100%的人選擇了;其次為國債,有70%左右的人選擇了;再有為基金、股票、商業保險,選擇的人數逐漸下降;結構比例來看,大部分將40%的財富用來儲蓄,20%用於基金投資,10%用於股票投資理財。由此可見,中老年群體財富管理模式以穩健為主,並且保持流動性,同時最求收益。這是符合中老年群體理財目標的財富管理模式。

(二)吸引中老年群體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隨著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的出現,中老年群體不斷接受新的事物。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給中老年群體帶來了簡便的操作,多樣的理財方式。較高的收益激發了中老年群體投資的需求。在調查結果中,20%左右的中老年人都願意將20%-30%的財富投入互聯網投資理財產品中,30%左右的中老年人願意將10%-20%的財富投入互聯網理財產品中;絕大多數的中老年人都願意投資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在眾多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中餘額寶等“寶寶”類貨幣基金產品最受歡迎,其次PTP模式的理財產品因其較高的收益率也很受到關注,其中以陸金所、宜信最為知名。

中老年群體對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關注和投資在不斷上升,隨著近期春節期間餘額寶在老年群體中的推廣活動,“寶寶”類產品關注度再次升高。隨之而來的,中老年群體財富管理模式改變。首先,中老年群體增加了投資比例,部分儲蓄用來購買餘額寶等收益高於銀行活期儲蓄的貨幣基金型產品,銀行儲蓄相應有所影響。其次,中老年群體投資風險增加,部分中老年人本不投資有風險的理財產品,但在PTP模式產品的高收益的吸引下在對風險認識不足時投入資金,提高了財富管理組合的風險。互聯網金融改變了中老年群體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