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之有效的經濟與行政措施
高速公路屬於國家基礎設施,卻又因為其投資大、收益慢、工期長、養護高的特點,區別於其他基礎設施。小型民營企業很難承擔建設風險,目前我國的高速公路大多依靠大型國有企業進行投資經營。高速公路的國有資產屬性決定了國家作為產權所有人在管理方麵的重要責任,理應充分發揮監督管理的作用,通過行之有效的經濟與行政措施完善管理機製。例如,省市級政府可以和大型國有企業合作,將高速公路的投資經營權交出去一部分,明確其責任與義務。但政府主管部門要進行適當的監督和管理,確保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經濟發展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下進行。
(三)提升高速公路經濟管理機構的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經濟管理機構的管理水平決定了高速公路經濟是否能夠合理運用資金,以及是否能夠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因此,管理機構需要及時提高管理力度,監督高速公路施工過程,盡量能以低投資建設高質量的高速公路。管理機構還應當加強對管理人員素質的培養,提高管理效率,把高速公路經濟管理機構的監督和管理職責落實到實處。
(四)優化成本管理體係
優化施工項目成本也是高速公路經濟管理機構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先要做好施工預算,事先展開調研,進行實地調查研究,選擇最優方案。其次要計劃每一個項目的成本和施工總成本,合理規劃施工過程中需要的人工、建築材料、機械設備和管理費用,以及其他一向雜項所需的費用。核算過成本之後,將不必要的項目刪除,完善成本計劃,優化成本管理體係。
根據成本計劃,施工人員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分析實際成本,尋找降低實際成本的措施,如果不能降低成本則要嚴格控製施工成本不超額。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進行實時核算與監控,並將其貫穿始終。項目完成後,還應當審核和分析整個項目的運營狀況,進行竣工核算,總結成本管理經驗。
三、結束語
由於高速公路建設是一項投資大、風險大的工程,如果管理體製出現問題勢必會導致建設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影響經濟效益。為了預防工程建設出現問題,引發不必要的糾紛,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製必須要朝著科學化、合理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加強對施工成本的管理和控製,並且根據新的法律法規調整管理方式,促進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常勇.論公路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剖析與解決措施[J].商,2013,(31)
[2]李有娣.公路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電子商務,2014,(15)
[3]賀世軍.高速公路經濟管理的一些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4)
[4]高少峰.用公路經濟理念發展公路[J].經濟視野,2013,(24)
[5]趙國芳.高速公路經濟管理體製的必要性及具體措施.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4)